广东: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0-11-27 08:41
摘要

广东“制造业十九条”、“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尽是“干货”版次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去年底以来,广东加强顶层设计,相继发布广东“制造业十九条”、“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经过笔者梳理,这些政策条条都是“干货”。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加大政策宣贯,不断推动政策落地实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助力“双区”建设。

近日,深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制造业十九条”及战略性产业政策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国资委、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22个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各区各部门要紧握新机遇,直面新挑战,谋划新举措,共同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再创新辉煌。

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启动实施“六大工程”

去年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后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广东“制造业十九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广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吹响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据悉,广东“制造业十九条”以目标为牵引、问题为导向,启动实施“六大工程”。

位于坪山高新区的现代产业园区。

实施“强核工程”。重点以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推动广东制造从根本上强起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实施“立柱工程”。重点谋划一批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施“强链工程”。重点要建立完善产业链工作联动协调机制。着力强化重点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在强链控链中推动产业链向高级高端跃升。

实施“优化布局工程”。重点是优化广东制造在“一核一带一区”合理科学布局,实现先进产业集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相得益彰、耦合融合发展。发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带动作用,把沿海经济带两翼打造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极,着力提升珠三角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地位。

实施“品质工程”。重点构建广东先进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区域品牌和世界一流制造业品牌。

实施“培土工程”。重点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厚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广东发布“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

今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逐一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

广东产业“稳”与“进”

据透露,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是广东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两者合计,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去年全部营收达到16.5万亿。

据悉,“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发布,是作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指导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立足于“稳”,选择产值5000亿元以上、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对全省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有关产业集群作为“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着眼于“进”,选择产业辨识度高、切口小(产值在2000亿元以内),有高成长性,强化未来发展产业方向的有关产业集群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深圳本土企业吉影科技的水下机器人高交会上吸引大众眼球。

聚焦关键领域关键问题

“20个行动计划”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具体工作指南,强化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作用。格式编制统一,均包括产业总体情况、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5个部分。

创维电视位于深圳石岩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

比如,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性投入不足、部分领域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围绕建设成为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聚集区的目标,落实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展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构建科技创新型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等六大重点任务,推进稳链强链补链、新基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硬件、半导体元器件、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六大重点工程,增强组织协调领导、政策支持力度、人才队伍支撑、国际交流合作等四大保障措施。

总体上看,“1+20”政策文件是一个有机整体,既从宏观层面把握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局性问题,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抓创新、强主体、拓开放、促融合,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从中观层面推进地区间产业错位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集群发展协同匹配,达成区域分工合理、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还从微观层面强调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协作分工,对细分领域发展重点提供指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见习编辑 连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