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专家:低温冷冻消毒比常规消毒困难很多,是新冠新问题

澎湃新闻
2020-11-25 19:23
摘要

张流波称,大家之所以关注低温下的消毒,是因为低温影响消毒效果,低温有时候会导致消毒剂、消毒方法的消毒能力显著下降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广受关注。11月2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现场提问,相对于常温物品,冷链状态下物品消毒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另外,如何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有效消毒?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回答道,说实话,低温冷冻条件下的消毒,我做消毒的,以前也没有碰到过,这是一个新问题。我们以前的消毒,都是在常温、甚至是高温下进行消毒处理的。这种低温进口冷链食品(消毒),是今年国内出现新冠疫情以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张流波称,大家之所以关注低温下的消毒,是因为低温影响消毒效果,低温有时候会导致消毒剂、消毒方法的消毒能力显著下降。有时候,甚至会让常见的消毒方法完全失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低温下能够进行消毒,能够对食品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消毒的方法。

张流波介绍到,关于这一块,有两个原则:

第一,是安全有效的消毒剂。有效非常关键,应该是经过验证的,在相应零下温度下用此种消毒方法确实能把新冠病毒杀死,要有实验室的数据能够拿出来。因为消毒的对象是食品,还要注意对食品可能带来的污染,注意安全上的问题。

第二,是要采用可靠的消毒方法。消毒方法,通常有物理的消毒方法、化学的消毒方法。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低温冷冻食品,化学方法比较容易实现。物理方法有很大操作难度。化学消毒方法就是用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有两种,一种,是用消毒剂熏蒸,在一个密闭的环境里,堵着冷链物品,把消毒剂变成气体的状态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式是比较难的。原因在于,消毒时,气体消毒剂不应该凝固成水,比如我们现有的常规消毒剂,它的沸点可能跟消毒时的温度相比,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导致消毒剂一接触到冰冷的食品,它就又变成液体了。这时消毒气体钻不进去,会导致消毒失败,所以我们对这一类的熏蒸来进行验证时,一定要把目标微生物放在最难消毒的位置,一堆,就应该放在最底层、最中间,到了时间看一看,是不是能达到消毒效果。现在就我的了解,这一块是比较难的,要注意。

此外,用喷雾的方式对冷冻食品包装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的冰点跟作用的温度相比要稍微低一点,碰上不结冰,再证明它有效。我们要保证喷雾的消毒剂能够对包装的每一面、每一个位置都充分接触,而且有一定的接触时间,这时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

综上,张流波总结到,低温冷冻的消毒跟常规的消毒比,要困难很多,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编辑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