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瑶族原创音乐剧《过山“谣”》在广东艺术剧院演出

读特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罗丽
2020-11-25 12:00
摘要

该剧是一个关于乡愁、关于海外瑶家后裔对故乡深情眷恋的作品

11月24日晚,当代瑶族原创音乐剧《过山“谣”》 作为参加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角逐的35台剧(节)目之一在广东艺术剧院演出。

《过山“谣”》由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打造,系中国首部当代瑶族音乐剧,也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55周年献礼剧目,曾获2019年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剧是一个关于乡愁、关于海外瑶家后裔对故乡深情眷恋的作品,讲述了在盛大的海外瑶族嘉年华上,瑶族姑娘秀秀演唱的天籁之音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也打动了瑶家后裔拉高,勾起了其父宗孝50多年前的回忆,从而使得在国外长大的拉高要回国寻根。拉高带着父亲宗孝尘封的信物、带着对爱的追求、带着对父亲口中一直念着的美丽地方的神秘向往来到了大瑶山。没想到的是,初来的他不懂规矩,犯了大忌、惹了众怒。拉高无心之中和师公邓老爹发生争执和矛盾,还失手引发了一场火灾,让失忆的奶奶盘一妹惊慌走失。大火勾起50多年前的往事,也解开了拉高父亲宗孝的身世之谜,重现了那段50多年前骨肉失散的心酸回忆……拉高背着奶奶下山的同时,也背起了大瑶山的依恋情长。挂灯祈福之夜,拉高、秀秀收获了幸福的爱情,宗孝还乡跪恩,50多年的愿望终于梦圆,由此,一首瑶歌牵引出跨越重洋的幸福爱恋。海外的瑶族子弟找回了自己的魂,找到了自己的根。最终,拉高携手乳源乡亲们一同创业,“醉美瑶乡”的计划勾画出最美瑶山的梦。

作为一次少数民族风俗文化题材与现代音乐剧形式的有益尝试,《过山“谣”》以血脉寻根的故事为主干,以34首曲目贯穿整部作品,展示了过山瑶文化中最智慧、最为独特的精神印记——瑶歌,再现出过山瑶这血乳交融的民族发展史。过山瑶系中国四大瑶族支系之一,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中心地区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以及泰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地均有过山瑶移居。在旧中国,瑶民由于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举家躲进大山之中,过着游耕游居的艰辛日子,被称为“过山瑶”。因此,这些民族迁徙历史上的伤痛记忆一直伴随着世代瑶民,也成为了民族音乐剧《过山“谣”》的创作起点。

《过山“谣”》由国家一级导演、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裘华松及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馆馆长赵云金担任总导演,由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高翔担当音乐总监。演出团体来自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馆的优秀创作者和演员。作为乳源地区的文化艺术展示,也作为文旅融合的新尝试,这部作品有望成为新时代过山瑶的文化使者,向四海八方展示瑶族文化艺术的绚丽画卷。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通讯员 罗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