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敢闯敢试 打造高等教育新地
李斯阳
2020-11-24 08:18

一座有活力的城市一定拥有与自身匹配的教育实力。一座城市能走多远,不是单靠短期的GDP增速,长久来看必是依靠在其强大的教育底蕴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教育兴,人才兴;人才兴,则经济兴、社会兴、城市兴。深圳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发展高等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敢闯敢试,将深圳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教新地,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继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后,前不久中央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赋予了深圳新的历史使命,为深圳进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方案》在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方面明确指出:“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前提下,支持深圳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这无疑将继续为深圳弥补高等教育短板、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一、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区,论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深圳均能跻身全国前列。然而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而言,在高等教育方面,深圳有一定差距。以邻近的广州为例,其高校数量远多于深圳,且广东省入围全国双一流高校名单中的五所院校均位于广州。考虑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仅四十年,深圳的高等教育由当年的“从零开始”,1983年成立深圳大学,2001年引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过自主办学与积极引入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共建校区同时发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相继落地,到目前深圳已经拥有15所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1.32万、专任教师数7000人左右,规模不断壮大,体现了“深圳速度”。另外,北大剑桥学院、深圳海洋大学等院校也在洽谈或筹建当中。在高校实力方面,南方科技大学今年首次被QS排名收录,在QS2021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全球第323位,其上升态势之迅速令人瞩目。深圳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创新管理制度等举措,在短短四十年内迎难而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就整体情况而言,特别是从高校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比例来看,仍然与同类型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正如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在去年深圳“两会”期间的发言中提到,深圳的高等教育体系层次不够明确,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够清晰,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系统性和整合性还需进一步强化;学科布局方面,当前深圳仍以理工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为主,人文社科类专业总体偏少,学科及类型结构尚不全面;高校经费方面,仍以市财政拨款为主要来源,随着今后高校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建需求,面临的财政压力较大。

二、未来的发展思路

在提高办学自主权方面,深圳可以考虑建立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体系,加强与完善对高校经费使用的监督,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具体可参考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设立一个专门机构,作为高校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为高校输出教育经费,另一方面也向政府就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和所需资源提供专业的建议。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深圳民营经济发达的巨大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广大企业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的事业中来,比如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于捐赠教育基金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减免等,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这就需要聚焦资源,精准投入。深圳可以集中更多资源投入至重点高校,专注做大做强几所能与深圳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大学。特别是以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深圳本地高校应当强化其领头作用,对所设学科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使之能与深圳的核心支柱产业深度匹配融合,注重未来前景巨大的领域如生物医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建设。

在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深圳可以与香港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合作。香港拥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众多优质高校,在学术实力、学校管理等领域颇有成就。此次《方案》的发布也为香港高校进军深圳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两地可参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模式,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人才和师资共享。

在政府加大扶持和资源投入力度的同时,深圳的高校也要拥有危机意识,勇于参与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美国作为教育强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纵观美国的大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美国高校之间的竞争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从资金来源到招生再到学科设置,等等。如何把握好自主权,找到适合本校的发展路径,是美国各高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与兴旺的关键。从全方位的综合型高校哈佛大学,到小而精的加州理工学院,再到以本科通识教育见长的威廉姆斯学院,只有定位清晰明确,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才能脱颖而出,打造出自己独有的名片。深圳高校应具备竞争意识,从全局战略角度进行规划,持续提高学术与管理水平,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引进来”的同时把“走出去”作为长远目标。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本地高校的代表,应继续巩固自身实力,在将来不仅要持续输出优秀的人才,更要为其他地方的高校建设树立体系创新的榜样,起到标杆作用,实现人才输出、理念输出和制度输出,体现深圳的先行示范效益。

在加强理工类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同时,也应关注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须注重自身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深圳应当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理论人才,为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大学不仅仅培养专业人才,更要培育具备人文修养的“大写的人”。城市的良性发展也离不开大学所带来的人文熏陶。

一座有活力的城市一定拥有与自身匹配的教育实力。一座城市能走多远,不是单靠短期的GDP增速,长久来看必是依靠在其强大的教育底蕴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教育兴,人才兴;人才兴,则经济兴、社会兴、城市兴。深圳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发展高等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将深圳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教新地,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硕士)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