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深圳市大鹏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本会议作为大鹏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前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到海洋专家学者、儿童友好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与会专家学者对大鹏新区提出的海洋儿童友好构想予以充分肯定,并从争取政策支持、规划建设布局、推动落地实施等方面提出建议:大鹏新区海洋儿童友好不应只面向新区儿童,而是面向全市乃至深圳周边城市;为保证城区建设落地的资金支持,规划中可将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城区建设可结合深圳“双区”建设、健康中国等拔高定位……
据了解,大鹏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是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对标市委、市政府赋予新区的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定位,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实践,创新性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区的大鹏特色之路,目前已全面启动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前期研究工作。
初心:破局当下 提出儿童友好大鹏特色构想
儿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高密度发展的城市与儿童友好的自然空间需求仍存在矛盾,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站在儿童角度审视城市发展”的价值立场也尚未全面建立。
直面儿童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大鹏新区创新提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构想。
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角度来看,推动大鹏新区天赋的海洋自然人文资源和儿童友好有机融合,获得1+1>2的效果,可以为大鹏乃至全市儿童提供一个自然呼吸的机会;同时,依托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推进海洋特色教育实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新模式,可以为深圳“从儿童抓起”培育海洋创新人才贡献大鹏力量。
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本土化探索来看,大鹏新区的建设可以为“应对高密、效率的深圳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维度,探索滨海自然环境中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路径,为全国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友好型滨海城区提供先行先试的示范样本。
行动:多措并举 稳推城区建设前期研究工作
为把握居民海洋儿童友好需求,推动达成海洋儿童友好共识,广泛凝聚专家智慧,吸取国内外优秀经验,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积极开展前期研究。广泛收集国内外儿童友好相关资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海洋儿童友好需求调研,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专家访谈、专家论证,多样化开展海洋儿童友好实践活动,并在专家指导下编制研究报告等文件,为新区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提供一定指引和依据。
挖掘大鹏新区海洋特色,结合新区儿童需求,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提出一系列创新构想。例如,依托大鹏丰富的山海资源,结合大鹏新区山海连城计划、环海绿道建设等,建设服务全市儿童、彰显大鹏特色的山海穿越线;依托大鹏新区南澳海岛,建立全国首个儿童友好海岛主权体验基地,培养儿童爱国主义和海权意识;以社会体验为路径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实现海洋儿童友好公共服务资源的共融;开发新区儿童参与工具包,指导新区儿童参与活动,为全市儿童参与开展提供“大鹏样板”。
展望:赋能未来 打造海洋儿童友好全球典范
为明确城区建设方向,打造海洋儿童友好全球典范,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提出构建具有大鹏海洋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全方位打造海洋儿童友好型服务体系、建立儿童参与长效机制三大发展战略。并创新提出打造“一个拥有多彩滨海体验、展现深厚海洋人文底蕴、满足儿童健康成长需求,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的愿景。
为达成这一愿景,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探索推出海洋儿童友好图书馆、流动海洋少年宫等系列海洋儿童友好阵地、品牌项目,从小处着手,先试先行探索海洋儿童友好路径;积极谋划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工作指引、行动计划,组建专家智囊团,从大处着眼,推动海洋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纳入新区顶层设计。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