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4波疫情来势汹汹,确诊个案急升!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2日)下午公布,本港新增68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当中,7 宗为外地输入感染个案,61宗本地个案中有12宗个案源头不明。而“跳舞群组”再增加46宗,此群组累计已有80宗确诊个案。
有“跳舞群组”人士称:我哋有几百人
此次疫情的爆发与“跳舞群组”有关,因此港府今早刊宪要求曾到过14间指明跳舞场所的人士,周二前需强制检测。
港府早前设立的4间社区检测中心已经运作一个星期,今天几个检测中心都人头涌涌。
综合本地传媒报道,在位于油麻地的梁显利社区中心,职员将需要强制进行检疫的“跳舞群组”人士及已预约的普通市民分开两条队轮候,排队高峰时多达数十人。职员表示,两百多个安排予相关群组、到晚上八时的筹号已经全部派完。
一位在尖沙咀加拿分道“百乐会怀旧歌舞”跳舞十多年的市民就指“我哋有几多百人”。她透露,今早曾到位于鲗鱼涌的检测中心希望可以做测试,但职员指所有人已经网上预约,不能即场排队。在朋友消息下得知相关群组可以到油麻地的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取筹,故乘的士前来,然而这里的职员又指今日名额已满。
有市民说,自己月内去过两次深水埗美德会,由于戴口罩呼吸局促,大部分人跳舞时都不会戴口罩,并在场地四围走动倾谈。她担心跳舞群组会继续扩大,认为强制检测有助找出有感染风险的人。
还有来检测市民表示,每星期会到尖沙咀百乐会一次,场内的人除进食外都有戴口罩,不太担心受感染,得悉有跳舞群组爆发后,昨日早上已到政府普通科门诊取样本包做检测,为求保险和取得证明,今日再做多一次。
港大医学院院长:
病毒繁殖率达1.84 反映第四波疫情已开始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今日表示,本地新冠病毒“即时繁殖率”自上月底一直维持1以上,代表每名感染者平均可传染予多于一人,最新已升至1.84,代表一名患者可传给两人,反映第四波疫情已经开始。
梁卓伟认为,现时病毒有很大潜力造成超级传播,有10%至20%患者可大规模传播病毒,造成二代、三代感染。他解释,确诊个案或在7至10日前已受感染,形容情况是“几何级上升”。
梁卓伟认为,第四波疫情的源头与第三波无关,而是10月中的输入个案,在酒店检疫出现漏洞,估计有人到酒店探访检疫人士,导致病毒流入社区。他又强调,设立“指定检疫酒店”刻不容缓,指圣诞节长假将至,大量留学生将由英、美等高风险地区返港,相信不少都会带病毒,希望能在大批留学生回港前,做到指定酒店检疫,并禁止外人探访酒店检疫人士,避免市民与检疫人士接触,降低病毒传入社区的风险。
另外,梁卓伟认为,现时检测服务仍然未做到“利民便民、愿检尽检”,呼吁政府最低限度要在全港18区各区都设立一间检测中心,同时收发样本樽服务亦不能局限在普通科门诊,应考虑扩展到在各个港铁站都有样本樽收发点,方便市民。
5000元津贴引热议
网友:应该罚钱
本港疫情极速反弹,港府早前宣布,考虑到基层市民对强制检测可能会却步,将为本地感染确诊者发放一笔过5000港元的津贴,并且不设资产审查。
措施一出引发热议,有网民认为应该罚钱,但现时发放津贴,如同鼓励人“中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爆发疫情的“跳舞群组”,大多并不缺钱。根据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资料,群组中多人居于千万豪宅。有76岁老妇(第5557宗个案)居于楼价逾8千万元的半山区花园台,另有患者住在半山区殷荣阁、跑马地比华利山、西湾河嘉亨湾、尖沙咀君临天下等等。
对于该措施,梁卓伟就表示,认同应体裇“手停口停”的市民,如的士司机,但如向有稳定月薪的市民发放,歪曲了津贴的原意,应视乎情况津贴。
【商报评论】
严防输入 加强检测 抑制疫情
作者 | 赵燕玲
本港疫情再次反弹,接连几日本地确诊重回双位数高位增长,而且出现不少感染群组,这都是病毒在社区传播的迹象。如果不想再次重回如第三波抗疫的费时费力,港府必须立即加强检测,锁定追踪潜在感染源和传播途径,抑制病毒在各社区继续快速扩散。
早前,本港大学研究分析病毒毒株发现,第三波疫情中的毒株基本已在本地消失,这说明本港社区病毒已基本消失。为何如今又会再次反弹?近日不少专家估计可能又是外来输入导致。由于本港在针对外来访港人员隔离的政策中存在许多漏洞,比如许多回港人员被允许可以居家隔离,纵然港府缩紧了隔离政策,要求所有中国以外地区访港人员都必须在酒店隔离,但却未统一规定隔离酒店,也并未统一专车安排入住隔离。如果允许外来人员从机场到酒店可以自行前往,路途中间很有可能接触本地人员,将病毒散播。因此,不论是专家和和市民已经呼吁多次港府必须严格加强对外来人员的隔离防疫,既要安排专车运送至指定酒店,隔绝与本地接触的可能性,亦应该统一规定入住酒店,并安排防疫工作人员定时检查。即将进入12月,既是病毒传播高峰期,又适逢节假日,许多国外港人和学生都会回港,这都会对本港疫情防控构成极大威胁,如果不能在外防输入上严格把控,一切本地防疫措施都是徒劳。
此外,面对现时疫情反弹的趋势,港府亦必须快速加强检测,以尽快锁定感染源。香港实际情况如果不能做到封城,就必须利用大规模检测以追踪锁定病毒源头。一方面,利用早前已刊宪的强制检测条例,要求感染群组相关接触人员必须进行病毒检测,同时亦要展开对特定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的检测工作。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上,必要的强制是必须,如果政府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只会损失更多人的利益。如果被列为强制检测对象的市民亦应该配合以尽公民责任。另方面,针对普通市民的检测服务亦应该加强,随着疫情变得严峻,卫生署每日免费派送的检测样本瓶应该大幅增加,政府亦应该增多社区检测中心。面对现时疫情形势,已有的4间检测中心显然已不能应付需求,必须在更多区设立检测中心,鼓励更多市民积极参与检测。检测越快、越多,香港才能越快抑制病毒扩散。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病毒再次在本港扩散开来,病毒传播不等人,如果现时港府还在犹豫是否实行强制检测条例,如何实行,只会再次错过绝佳疫情控制时间。内地近日也有部分地区出现本地确诊,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社区检测;欧洲在疫情反弹后亦果断实施封城。全世界抗疫经验都已说明,越快检测、越快抑制病毒进一步扩散,才能将损失减至最低,港府有何理由还犹豫拖沓。“长痛不如短痛”,港人不愿再重蹈覆辙,经历漫长的抗疫。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