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坪山区委统战部牵头举办企业家座谈会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讲会,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路径。

会上,坪山区人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主任乐忠槐作“法治赋能民营经济发展”主题宣讲,用详实数据、鲜活案例与务实举措,为企业家们送上“法治锦囊”。他介绍,从最高法出台系列司法文件到坪山法院深耕本地实践,司法机关始终将保障民营经济作为重要责任,让在场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据悉,2022年以来,坪山区法官团队走访31家重点企业,开展30余次法治体检、解答100余次法律咨询;今年实体化运作的“司法助企工作室”与“司法助企二维码”,已解决73个企业急难愁盼。此外,坪山法院还编制《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等法律工具书,发出8份司法建议,从源头帮企业堵漏洞,让企业家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就在身边。
与此同时,线下“新规解惑案例赋能”“合法用工和谐共赢”等活动,汇聚法官、专家、人大代表与行政机关力量答疑;线上“优化营商环境”专栏与“坪坪说法”品牌深入人心,动漫、音视频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的内容。
纠纷化解能否更快、成本能否更低?对此,坪山法院构建了“1个诉讼服务中心+2个派出法庭+8个诉讼服务站”体系,与19家单位建立诉前联调机制,实现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全覆盖。某商标权纠纷1天内办结,50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通过“示范判决+批量化解”高效解决,“审理一案、解决一片”的成效让企业家安心。
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劳动争议化解等问题,该法院设在坪山高新区的石井法庭,2022年以来审结890件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近三年调撤率达58%,“三个一”快速办案机制为创新护航;全市率先试点的劳动争议调裁审一体化机制,去年92.76%的纠纷在诉前化解,进入诉讼的案件平均60天内审结,为企业营造和谐用工环境。
近年来,坪山法院严厉打击危害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处商标侵权、商誉诋毁等损害企业权益的行为,为企业家营造“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涉企司法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提升办案效率,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缩短审理周期,节约企业维权成本;积极运用“活封活扣”“法院监督+自行变卖”等灵活举措平衡各方权益,既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又为暂时困难的企业留足经营空间,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