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四个月斩获上亿元订单?插上AI翅膀的PC(个人计算机)产品,让传统硬件企业跑出转型加速度。据悉,截至2025年10月,深圳已累计落地10批637个AI产品与场景,从创通新科集团的AI PC到道通智能航空的 “龙鱼” 倾转旋翼无人机,AI正以“深圳速度” 重构产业增长逻辑,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
从想法到产品,四个月斩获上亿元订单
随着技术跃迁,传统机电产业陷入“堆配置、拼价格”困境。作为手握全球迷你PC市场15%份的头部企业,创通新科集团同样明显感到增长乏力。创通新科集团AI PC事业部副总经理聂该兴介绍,随着Open AI及国内外大模型陆续发布,公司很快意识到传统硬件行业加速转型的紧迫性。
转型初期,公司曾受困于技术路线、生态合作等难题。聂该兴介绍,依托公司原有的硬件优势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涵盖技术、资源、市场等多方面的生态资源支持,公司通过持续探索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交流和学习,逐步明晰了技术及发展路径。2025年8月,创通新科AGIC全球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全栈AI产品线,涵盖迷你AI PC、AI工作站、AI服务器等,市场反响热烈,很快斩获上亿元订单。“首批样机很快供不应求,我们目前正在加紧筹备第二批生产。”聂该兴介绍。
据悉,与传统PC将AI作为附加功能不同,AI PC通过系统层打通实现原生智能重构,涵盖自然语言交互、跨应用自动化、系统层学习能力、偏好驱动服务等核心功能,让电脑从“被动执行工具”升级为“主动理解的助手”,实现“越用越懂你”的体验。“AI PC不仅是性能的升级,更是交互范式和使用体验的革命。”聂该兴表示,这也是为何AI PC能够快速打开市场的原因。他透露,基于硬件实力和AI软件生态伙伴等优势,公司具备推动多行业应用与场景落地的能力,未来除继续深化AI算力硬件与智能生态研发外,还有意向打造具身智能“AI大脑”,将AI PC技术融入机器人领域。
AI深度赋能 促进多产业跃升
伴随低空经济跻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万亿级阵营,AI技术在助力产品性能提升、空域调度、设备运维等方面为低空经济各大环节提供支撑。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明星产品”,道通智能的 “龙鱼” 倾转旋翼无人机,屡获行业认可,不仅斩获 “2025世界无人机大会・低空经济优秀示范项目奖”,还成功入选深圳 “人工智能优秀产品清单”。其核心竞争力便源于全栈AI技术的集成应用。
产品通过内置AI算法,实现人、车、船等目标的精准识别与定位,灵活调整飞行路径完成作业,在电网巡检、森林防火等场景中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以上。同时,具备AI运维能力、AI静音飞行(120米高度地面几乎无噪音)与智能追踪等功能。该系列已形成4款产品线,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能源巡检、应急管理等领域,成为多地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优选装备。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指出,当前,AI赋能已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提升附加值、重获竞争优势的必然出路。AI与产业融合已从“单点试点”进入“体系化爆发”阶段。据介绍,协会搭建的 “政企学研用” 协同网络已覆盖1200余家会员企业,累计参与112个AI应用场景建设,助力 136 款 AI 产品完成研发落地。
在消费电子领域,噜咔博士拍学机植入个性化学习算法,用户留存率提升30%;服装行业,企业搭建AI设计平台,实现原创款式快速生成,样衣打版周期从传统7天压缩至3天,其中南山马家龙服装产业基地的AI设计与供应链协同平台,还能帮助中小微企业快速匹配流行面料与设计元素,降低智能化转型门槛;新能源领域,通过产业分析与资源对接,助力豪鹏科技成功切入机器人电池赛道,借助AI算法优化能量管理,产品毛利率提升15个百分点。
政策场景驱动 规模持续领跑
AI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离不开深圳完善的政策体系与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撑。政策层面,出台“人工智能十条”政策精准扶持技术突破;创新推出“训力券”政策工具,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补贴。
应用场景优势是深圳AI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截止2025年10月,深圳共10批637个产品、场景和案例落地。其中,194个产品入选“人工智能优秀产品清单”,涵盖硬件终端、软件平台、行业模型等多类型,典型代表包括宝德的大模型推理服务器PR4908E、金蝶的财务大模型等。目前,全市共有“城市+AI”场景173个,覆盖城市治理、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60个,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注入AI动能。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规模达3685 亿元,同比增长22.6%,汇聚相关企业2887家,位居全国第一。从传统硬件企业的转型突围到新兴赛道的生态构建,AI正以 “加速度” 重塑产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