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201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暨“休渔放生节”活动在蛇口渔人码头举行。约22万尾鲷鱼苗被放生进入深圳湾,约6个月之后,这些小鱼苗们将长大至半斤,这将对恢复渔业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活动由南山区经济促进局主办。今年增殖放流活动的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扩大,除南山区经济促进局工作人员,还有区政协委员、热心捐赠企业和个人以及渔民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大家纷呼吁,让更多的人保护珍贵的海洋生态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政策引导和各级渔业部门积极组织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增殖放流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尤其在6月6日春夏之交,海洋伏季休渔已全面实施。
去年6月6日,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农业部继续在6月6日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6月6日前后全国有300多个放流点,深圳也是放流点之一。
增殖放流,是指采用人工方法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等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动物的活动。此举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据南山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前年开始,放流活动主要在西部蛇口渔港对面的珠江口海域和深圳湾海域举行,以进一步平衡海域生态,补充珠江口和深圳湾海域优质水产品种。
深圳湾海域是珠江口鱼虾类重要的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也是候鸟的迁徙、越冬场所,深圳湾大桥以东海域于2014年5月1日起被市政府列为禁渔区,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捞。从去年开始,深圳湾海域开展放流,主要是为平衡修复我市海洋渔业生态资源,以及吸收和方便广大市民参与。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