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千万里》所唱的“驶向真理远方,永不停航”,不仅是科研远征的誓言,更是大湾区以开放生态赋能全球人才的实践映照。
“登大鹏之巅,跨太平山顶,我们翻越座座山峰;依南海之畔,伴维港之滨,我们渡过重重大洋……”在第九个“深圳人才日”来临之际,香港大学生命科学与能源材料创新研究院(简称“MILES”)成立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一首由科研团队原创的《MILES千万里》唱响了深港协同创新的奋进强音。
立足国家战略,打造世界级科研创新高地
2024年10月14日,MILES正式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揭牌成立,是深港携手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质性举措。研究院明确以“建成国际顶尖科研机构”为战略目标,聚焦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在新能源、生命科学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MILES创始院长戴宏杰指出:“我们的使命是通过长期努力取得国际顶尖的原创成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学地位,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这一愿景赋予MILES不仅是科研平台的属性,更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支点。

深港携手聚英才,创新生态育动能
作为香港大学直属的研究院 ,MILES创新探索“香港高校—深圳平台—双城一体”机制,突破地域与制度壁垒,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这一设计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更落实到物理空间:研究院在深圳与香港大学本部均设立实验室,研究人员可同日自由穿梭,真正实现了深港创新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人才、资本等要素的高效流动。
在硬件支撑上,研究院布局细胞实验室、生物成像实验室等十余个尖端实验平台,计划投入数亿元配备国际一流设备集群;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筹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种子基金,并探索全球专利布局模式。通过“科研+资本+制度”的三维协同,使深港两地实验室联动、人才互通、资源互补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构建转化生态圈,一年来已推动提交18项专利申请,成功创立一家有原创技术的科技公司。

前沿成果构筑高地 打造国际化人才“强磁场”
一年间,MILES在能源、材料、生物前沿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5篇见于《自然》《科学》顶级期刊,汇聚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0位国际顶尖学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以及逾百名高度国际化的科研人才。研究院通过“以才引才”的磁场效应,让深圳成为香港与国际科学家的理想归属地。本次由戴宏杰院士填词、斯坦福大学引进的梁芃教授谱曲、香港大学技术转移专家唐梅杰博士翻译歌词的越界创作,正是跨学科、跨地域创新文化的生动缩影。

当“深圳人才日”遇见MILES的“创新进行时”,《MILES千万里》所唱的“驶向真理远方,永不停航”,不仅是科研远征的誓言,更是大湾区以开放生态赋能全球人才的实践映照。在深港“双城一体”的协奏中,这片全球人才实现理想的热土,正以持续的创新活力与城市魅力,助力每一个科研梦想扬帆远航,共同谱写立足湾区、贡献世界的新篇章。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彭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