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组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实地回访调研重点帮扶企业,并开展帮扶项目发布、多学科专家义诊等系列活动。据悉,平安在“两旗”总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2亿元,未来将继续在察右中旗、察右后旗通过党建共建、产业帮扶、金融帮扶、民生帮扶、消费帮扶五大方面持续加大帮扶力度。
金融“活水”精准帮扶,“小燕麦”做成“大产业”
调研期间,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一行参观了阴山优麦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了解了马铃薯、燕麦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深加工车间的生产过程。
通过引金融活水浇灌“中国燕麦谷”,助力阴山优麦发展燕麦种植产业,平安以一套“综合金融+产业赋能”组合拳助力企业发展,将“小燕麦”真正做成当地“大产业”。经过多年连续帮扶,阴山优麦如今成长为年销售额过4亿元的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国内燕麦行业的领军企业。
自2018年以来,平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出“保险+贴息贷+订单农业+溯源+协销”模式,为阴山优麦提供“平安振兴保”帮扶解决方案。通过“保证保险+全额贴息”等手段撬动首期免息免担保的产业贷款“燕麦贷”,贴息贴保费支持阴山优麦连续3年获得贷款9300万元,支持其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国产燕麦(裸燕麦)加工厂,可年产燕麦香米2万吨、燕麦片2万吨。
为进一步支持当地燕麦产业链延展、销售渠道开拓,助力产业振兴,平安与阴山优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向阴山优麦提供1500万授信,目前首轮500万元贷款已经成功发放。
此外,平安与阴山优麦共同制定了激励农户种植燕麦的帮扶方案,提供产业帮扶资金用于企业对种植户统一开展种子发放、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企业与农户签订原粮《保底收购合同》,按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回收燕麦,解决农民“卖难”问题。2018年-2024年,阴山优麦累计收购燕麦原粮五万吨,为农户带来两亿元收入,累计带动农户近8000户。
同时,平安以消费帮扶兜底产品销售,不断帮助帮扶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转化为适销对路的商品,累计采购阴山优麦燕麦、马铃薯制品超1.3亿元,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多措并举全面帮扶,开创定点帮扶新局面
调研期间,胡剑锋回顾了七年来平安在内蒙古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的情况。2018年以来,平安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重优势为依托,通过“三村工程”和“三下乡”推动内蒙古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平安在“两旗”总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2亿元。
党建共建方面,平安累计在“两旗”11个帮扶村建立党建共建点,捐赠党建帮扶资金55.7万元,帮助升级党群服务设施,助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惠及农户1.3万户。截至目前,平安已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通辽、包头等10个盟市,35个旗县落地党建共建点,累计投入资金376万元。
产业帮扶方面,2021-2025年,平安累计捐赠750万元帮扶资金重点支持燕麦深加工产业等“两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两旗”培育535名致富带头人,为内蒙古燕麦、红驼、肉牛、藜麦、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帮扶资金1088万元。
金融帮扶方面,平安累计为阴山优麦撬动贷款9300万,提供1500万授信,助力燕麦产业振兴行稳致远,连续7年为察右中旗3797位老人群体及特定群体提供累计超7.62亿元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障;为察右后旗境内从事田间作业、农业生产活动的所有劳动者捐赠“农忙保”保险,覆盖人数超10000人。
民生帮扶方面,平安在“两旗”开展“红绿灯公益行动”,投入30万元援助建成平安示范路段;通过“村医工程”智慧医疗综合行动,累计升级当地52所智慧村卫生室,培训212名村医;推出“三村智慧教育帮扶项目”,在乌兰察布市升级平安智慧小学47所,投入教学设备、教师培训等资金420万元。
消费帮扶方面,平安依托“平安消费帮扶平台”链接员工群体及客户资源,累计消费帮扶察右中旗阴山优麦、察右后旗康鑫羊绒等特色产品超1.7亿元,助力当地数千名农户稳定增收。
平安表示,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帮扶举措,提升帮扶资源的产出效益,力求实现帮扶价值最大化,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事业,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实践中持续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