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巡逻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懂、辨得清,深圳公安织出“空中防护网”护航十五运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戚金城 文/图
10-31 16: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开幕在即,记者近日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由警用无人机、智能机巢和专业飞手组成的“空中哨兵”已经就位。在城市主干道、赛事场馆、高速公路、口岸、商圈等重点部位,“空中哨兵”织出一张“空中防护网”,为十五运筑牢安全屏障。

在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指挥中心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数百条航线依托城市脉络,展现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一架架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警用无人机化身屏幕上快速移动的光点,穿梭在城市上空。据警务航空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庞文辉介绍,经过飞行操纵、安全管理等系列课程淬炼,深圳公安已建成一支由无人机和持证飞手组成的“空中尖兵”队伍,并以护航十五运为契机推动安保装备与能力双提升。

依托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强大的算力支撑,警用无人机搭载的智能识别系统已实现多场景、多维度智能感知。在日常巡逻中,它能高效完成交通领域的车牌识别、感知,公共安全领域的密集度分析等,让空中巡逻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懂、辨得清。针对十五运场馆周边状况,无人机能以空地协同模式快速响应,将现场画面实时推送至指挥中心,实现突发警情秒级响应。

以交通管理为例,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科技大队副大队长何兆亨说,无人机警务平台可整合各个交管大队的无人机飞控数据,让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任务进度实现可视化,中大型无人机还可在中雨、六级风等天气下作业。加之“机巢+灯杆”的创新部署模式和有着城市“最快双腿”称号的交警铁骑相互配合,各类道路交通突发状况可及时应对、处置。

日前,一名老人迷路后误入南光高速,在滚滚车流中极其危险。深圳交警执勤警力通过无人机巡逻发现这一情况后随即喊话引导,同时派出铁骑迅速赶到,及时保障老人生命安全。在南头古城地铁站附近,一架空中盘旋的警用无人机传出声音:“骑行电动自行车请戴好头盔,请勿在机动车道行驶。”深圳交警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和抓拍取证,引导骑行者文明行驶,并精准捕捉违法行为、保存证据,与地面警力高效联动。

“警用无人机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电子警察。以前查违停靠‘人海战术’,现在通过无人机可以按照规划航线,标定车道,调整角度,完成整个执法流程。”何兆亨说,交警部门还可依托无人机警务平台先行发送提醒短信给车主,将柔性执法和精准治理相结合,提升执法效能。目前,深圳交警已构建覆盖高速公路巡查、空中执法、事故处置、文明劝导等四大类12个无人机应用场景,无人机普通话、粤语、英语三语劝导系统覆盖70多个重点交通区域,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此外,为节约警力资源、提升警务科技化水平,深圳公安在龙岗大运中心等十五运重点赛事举办区域部署了机巢,1套机巢即可覆盖5平方千米,让警用无人机24小时全自动巡逻,摆脱对专业飞手的依赖。

十五运期间,为保障赛事安全,深圳公安将对各大赛场严格实施低空管制,对未经审批的飞行行为依法严格管理。

编辑 李斌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江晓蚕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戚金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