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创新引领深圳更加开放

读特评论员 赵强
2017-12-18 07:53
摘要

深圳创造、发起“Cityplus(城市+)”的“新玩法”,可以扩大自己的“鹏友圈”,可以将诸多个人、企业的创新汇聚成深圳的“城市品牌”向外传播与推广。

开放,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圳正在创造全球城市社交的“新玩法”: 日前,由深圳发起面向全球城市的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网络“Cityplus(城市+)”在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办的“深士荟——2017深圳国际交流合作盛典”上精彩亮相,标志着深圳将以一个全新载体与全球城市在经贸、人文、科教等各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和务实合作,让拥有对外交流合作诉求的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各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

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曾尽享开放红利。优先落实国家开放政策、率先接触国际先进理念、抢先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与人才……开放让深圳充满活力、蕴藏潜力,开放也使深圳从单向的学习、引进走向多向度的创新与输出,而创新更在引领深圳走向更加开放。

今天的深圳是创新之城。据统计,2016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为145294件,2016年深圳生产总值(GDP)19492亿元,每亿元GDP产出的专利申请量为7.45件。通过统计学相关度分析,自2001年以来,深圳专利申请量与GDP的相关度高达0.9799,高居全国各大城市的第一名。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已经达到了95369件,发明专利密度达到80.09件/万人,是全国平均水平(7.98件/万人)10倍,也超越北京、南京、杭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第一名。数据表明深圳的创新力有增无减,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不仅是深圳不断进取的动力源,也正在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

创新得益于领风气之先的开放,进一步的创新更需要并将引领进一步的开放。深圳的创新力已经居于国内领先,而且“创新”更赫然成为人们口碑中的深圳城市标签。但处于开放风口的深圳,目光应更加高远。如何向诸多世界名城看齐,将“创新”的城市特质打造成举世瞩目的“城市品牌”?显然需要更多创新,也需要更加广阔的开放舞台。由深圳发起面向全球城市的国际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网络“Cityplus(城市+)”,这一“新玩法”正是这样带有原创力的新尝试。

“一切都将被连接”,不仅是未来即将实现的趋势,也是当下正在进行的变革与变化。深圳创造、发起“Cityplus(城市+)”的“新玩法”,可以扩大自己的“鹏友圈”,可以将诸多个人、企业的创新汇聚成深圳的“城市品牌”向外传播与推广,可以打破地域、行业的界限、区隔,让更多创新创业者探寻到更加开放的创新创富法则,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使深圳成为面向世界开放、面向未来创新的连接中心枢纽。

“Cityplus(城市+)”的“新玩法”是富有创意的创新实践,也彰显“以创新引领开放,以开放催生创新”的城市发展思维正在深圳不断开花结果。如今,深圳正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通过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城市合作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在这样的新时代新征程上,期待更多具备创新特质的“新玩法”不断涌现。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