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普惠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莫冠婷 李端莹 项建标
10-28 16: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江门市,一处处“量身定制”的适老化改造、一次次暖心的上门服务,有效提升居家长者的生活质量;在惠州市博罗县,布点到社区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服务;在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花港社区,一大批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实现老有所为……

惠州市博罗县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让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和政府的深情牵挂。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899万人,老龄化率达14.86%,预计2030年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广东把全面深化新时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省级层面将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纳入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省“民生十大工程”“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推进,不断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广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广东省保育康复(老幼病残)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在国内率先出台促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推动老年用品提质增效政策措施,涉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各地各部门细化落实工作,将政策“暖意”化为民生“暖流”。截至2024年底,全省养老保险覆盖8219万人。老年慢性疾病纳入门诊特定病种范围,切实减轻老年人员门诊费用负担。广州长期护理保险试点8年惠及13万人,梅州已于2025年7月1日启动长护险,惠州、汕头、汕尾等地将陆续跟进。截至2025年6月,311.06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老人津贴。截至2025年9月底,26.58万老年人享受低保、17.31万老年人享受特困人员待遇。1486万老年人参加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服务社区15年。

覆盖全省、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省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584家,实现县区全覆盖。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率达85%,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92%。老年人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岁。

另一方面,依托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2万个,城市和农村的覆盖率分别达到100%、67%,全省正常运营养老机构1630家,养老机构床位21万张,122个行政县(市、区)均实现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全覆盖。按照撤弱留强、多镇合一、城乡一体的思路,着力推动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和转型发展,将全省956家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为583家,推动124家转型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或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乡镇敬老院的入住率由整合前的44.1%提升至51.5%。

老年人在中山市南区街道沙涌社区长者饭堂服务点用餐。

在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方面,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约9.3万户改造任务,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设立家庭养老床位超2万张。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方面,着力完善多元养老助餐服务,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和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召开“长者饭堂”建设工作推进会向全省推广可持续发展经验,全省“长者饭堂”(助餐点)3705个,累计服务老年人超5330万人次;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建档、探访关爱服务,目前已完成建档工作,探访率达98%。优化机构养老支撑作用方面,连续10年稳步推进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全省评选星级养老机构765家次;连续5年委托第三方专业力量对养老机构设施、服务、安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食品、消防、建筑、涉老诈骗等方面监管,引导和激励养老机构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广东省民政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莫冠婷 李端莹 项建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