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小家彰显城市温度!深圳2家医院免费为贫困家庭提供短期住宿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莉琼
10-23 19: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爱心厨房飘出“妈妈的味道”中午12时许,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陪娃就诊的家长们陆续回到关爱小家,快步走进爱心厨房,开始洗菜、切菜,忙着准备午餐

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旁边,走路5分钟,就能到一个三房一厅的恒晖同心圆关爱小家,小家如同一盏温暖的灯,照亮异地来深贫困家庭的就医路。1年多来,有着3间房的这个就近、免费、安全的小家,已为200个异地就医家庭提供800多人次的住宿服务,不仅减轻了贫困家庭经济压力,也让他们感受到深圳这座大爱之城的温度和关怀。

这份大爱也延续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2日,由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深圳市洲明公益基金会与港大深圳医院共同筹建的“洲明同心圆·港大深医关爱小家”在新浩城花园揭牌,提供4间房,为异地来深就医的大病家庭提供免费临时住宿和全方位医疗支持公益服务。

目前深圳共有两个关爱小家,2家医院免费为来深就医的贫困家庭提供短期住宿服务。

“小家很暖心,也给我力量”

“我买了两袋你们爱吃的土豆,还有一份瘦肉、青菜和小番茄,中午我们就吃青椒瘦肉炒土豆。”兴兴妈妈刚刚买菜回来,跟在家里休息的兴兴说。

来自贵州安顺的兴兴和哥哥都是地贫儿,哥哥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恢复良好。10年来,兴兴靠输血维持生命,这次来深圳市儿童医院将进仓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第三次来深圳看病,第一次我们住在龙华的酒店,第二次住在医院里,这次来之前,我们了解到可以申请入住关爱小家,11号就住进来了。”兴兴妈妈告诉记者,有这个温暖的小家,为他们节省了不少费用和时间,她还能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

“小家很暖心,也给我力量。”兴兴妈妈说,常年带着两个孩子奔波在医院,她有些时候总感到力不从心,小家的病友们互相鼓励,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慰藉与力量。

恒晖同心圆·深圳儿童关爱小家有3个房间,一个公共厨房,客厅里摆放着沙发、饭桌、冰箱,房间内有床、衣柜、桌子,阳台能晾晒衣服,墙上挂有患儿画作、感谢信和照片,干净整洁温馨的小家,给在艰辛的治疗路上奔波的家长和患者提供一个温暖的歇脚地。

爱心厨房飘出“妈妈的味道”

中午12时许,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陪娃就诊的家长们陆续回到关爱小家,快步走进爱心厨房,开始洗菜、切菜,忙着准备午餐。

来自湖北咸宁的阮爷爷在厨房削南瓜,他告诉记者,5岁的孙子刚刚查出来白血病,正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治疗,医生说要给孩子吃点南瓜、豆腐和瘦肉,他给孩子做炒南瓜、肉沫豆腐。“很方便,我们自己做饭干净、省钱,孩子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阮爷爷说。

小家烟火气,最抚慰人心。23日,记者探访爱心厨房,看到抽烟机、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微波炉等一应俱全,患儿家属们可以免费使用。每天早中晚三餐,爱心厨房飘出“妈妈的味道”。恒晖同心圆深圳关爱小家守护人黄海英告诉记者,他们基金会在全国成立了多个爱心小家,目前深圳有两个,为异地来深就医的贫困患儿家庭提供累计14天的临时住宿,爱心人士捐赠的米、面、油等物资,爱心厨房服务2500多人次。

申请入住关爱小家通道持续开放

“感谢同心圆基金会提供的爱心住所,让五湖四海的我们在异地有家的感觉。”“感谢小家为我们大病家庭提供温馨做饭之地,让远方患儿也能品尝到家的味道。”“感恩小家给我们帮助,让我们有了新生活、新希望。”……关爱小家的留言板上,贴满了就医家庭写下的爱心贴。

“关爱小家靠近儿童医院且环境温馨,为异地就医家庭提供便利,设立的爱心厨房,满足长期住院且离家较远的家庭饮食需求。节假日期间,我们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到小家探访,让长期住院的患儿感受到社会关爱。”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表示。作为一家儿童友好型医院,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关爱办联合成立了深圳市贫困患儿医疗救助联盟,2008年以来募集了约1.5亿元善款,救助了4600多个贫困患儿家庭。

“关爱小家”提供的不止是住宿,还有爱心厨房、心理支持、病友互助和医疗绿色通道等,申请入住关爱小家通道持续开放。位于深圳市儿童医院附近的关爱小家主要服务血液肿瘤科、神经外科、康复科、EICU的患儿,退役军人家庭享有优先权。位于港大深圳医院附近的关爱小家面向所有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异地经济困难大病家庭开放申请,退役军人家庭和未成年患者享有优先权。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