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中医药学术交流会在东莞举行,助力岭南中医药服务深入基层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王康 陈嘉伟 文/图/视频
10-22 22: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中医基层梦・春播在行动”

正值《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部署推进中医药基层推广的关键节点,10月21日,“中医基层梦・春播在行动”广东省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贴敷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东东莞举行。

作为春播行动在岭南地区的关键学术落地活动,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贴敷专业委员会承办,系统总结春播行动发展成果,聚焦中医贴敷技术创新与基层应用,为中医药在基层扎根生长、服务民生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贴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世健指出,中医贴敷疗法历史悠久,《伤寒杂病论》里面也有记载,凭借“简便效廉”“内病外治”的独特优势守护民众健康,是传统中医与现代临床融合的重要桥梁。过去一年,委员会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在呼吸、消化等多领域学术交流、技术规范制定、基层人才培养及科学机理研究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全世健也坦诚剖析行业现存问题:高层次临床研究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行业标准待完善、公众认知需提升等挑战仍待破解。对此,他明确未来发展路径,将从强化科研攻关、完善行业标准、培育专业人才与加强科普传播三方面发力,推动中医贴敷疗法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他强调,当前中医药发展正迎来黄金机遇期,中药贴敷前景广阔,呼吁专家同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推动疗法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引用樊代明院士关于健康事业的观点及基层医生的建议,强调基层中医药的重要价值,指出熊继柏、孙光荣等国医大师均源自基层,需充分激活民间中医力量。针对中药贴敷这一千年特色技术,金世明表示,期待高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能为技术创新带来新启发。他以“春播”为喻,强调基层医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根基,需进一步团结队伍、加强交流;同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向,并为基层医生提出“读经典、跟名师、重临床、勤思考”的成才路径,鼓励壮大“春播医生”队伍,助力中医药事业振兴。

据了解,自2012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以来,春播行动始终以“推广中医穴位贴敷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核心,致力于打通中医药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会上,春播行动粤东省区执行单位负责人张时伟发布广东区域成果:13年间,春播行动在广东21个地市开展基层培训与临床带教近1200场,直接培训基层医生超1万人次;组织500余名广东基层医生赴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接受系统深造;邀请全国知名中医专家下沉至县域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手把手实操带教”解决技术落地难题,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2020年,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的指导与支持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贴敷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春播行动在广东的技术推广迈入标准化、规范化阶段。“春播行动”结合岭南地域特点与基层医疗需求,创新打造“技术培训+基地带教+云服务”三元推广模式,落地春播云生态体系,为基层诊所提供从技术学习到临床应用的全流程支持,让优质中医药资源更高效地触达基层。

作为春播行动的核心技术支撑,中医贴敷技术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本次会议的科研成果专场得到充分印证。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贴敷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专家委员会主席高蕊,以《基层中医药穴位贴敷系列科学研究》为题,系统分享了“春播行动”穴位贴敷技术的真实世界研究、机制探索及标准化实践经验,为基层应用提供科研支撑。

“我们不仅要证明技术有效,更要让技术用得规范。”高蕊介绍,团队联合全国200余名中西医专家,起草《中医穴位贴敷基层应用操作规范》,目前该规范已作为春播行动培训核心教材,在全国基层诊所推广应用。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贴敷专业委员会表示,未来将持续以“春播行动”为载体,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层人才培养及学术成果转化,推动岭南地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王康 陈嘉伟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