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河》深圳首映,彭臣郑罗茜共叙“深”度乡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10-18 14: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8日, 粤产电影《小山河》全国上映。

10月18日,“粤产电影”《小山河》全国上映。

10月17日,电影《小山河》在深圳举行专场观影活动。作为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深圳小成本电影实施规划指挥部指导联合出品的重点项目,活动得到了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的重视与支持。协会主席李亚威及多位副主席亲临现场,导演彭臣及主演郑罗茜也到场与观众进行了深入的映后交流。

一封味觉情书,三代人勾勒共同记忆

电影《小山河》由彭臣自编自导,陈昊宇、吴彦姝、彦希领衔主演,朱圣祎、郑罗茜、张铁林等联合主演。

影片以美食为线索,细腻地讲述了一位在深圳奋斗的年轻女孩青禾返回湖南老家,通过一道道承载记忆的家常菜,逐步与家庭往事和解,并完成自我疗愈的温暖故事。其独特的“烟火治愈系”叙事,为观众构建起一个连接三代人情感的时空桥梁。“未必是风光无限的大世界,却是岁月静好的小山河”。电影结尾,青禾(陈昊宇 饰)的内心独白直抵观众的内心深处。

导演彭臣解释了为什么这部电影叫《小山河》:“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小山河’其实就代表了我们的故乡,我们心里那个藏着的故乡。不少人离开家乡外出打拼,都怀着浓浓的乡愁,这恰恰就是温暖的‘小山河’。乡愁除了是一个概念,一段文字,它还可以是一种元素、一个符号,为此我选择了以美食去具象化。‘小山河’不同于‘大世界’,它是温暖、治愈的专属底色,是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甚至是自己的发小、故乡的方言,这就是我希望传递给观众的一种情感,毕竟乡愁是藏在每个人的血脉之中的。”

“看得见的深圳”与“藏着的故乡”

活动伊始,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表示,《小山河》是一部淡然、别致且充满诗意与乡愁的新流派电影,展现了彭臣导演的探索和郑罗茜在表演上的尝试,适合在疲惫时观看。

《小山河》不是悬疑片或喜剧,没有很强烈的对比与冲突。在电影中饰演青禾母亲的演员郑罗茜表示,这样一种类型的作品是她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很感兴趣”,所以就过来尝试一下。至于最难忘的情景,她分享了自己和吴彦姝老师拍摄的一场生日戏,“那场戏拍到很晚,但80多岁的吴老师没有喊累,一样坚持高质量完成了,而且看到她那种微笑,就如同看到一束温暖的光一样,照亮着我。”

在映后交流环节,郑罗茜分享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她表示,多年演艺经历的积累让她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她还提到,深圳不仅承载了她的梦想,也安放了她的亲情。

导演彭臣分享了他对“故乡”的理解,他提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气质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创作。他选择在影片中“藏”起深圳的现代戏份,只留下纯粹的乡土烟火,希望每一位离乡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藏着的故乡”。

他乡故事汇流,情感共振引爆全场

观众互动环节中,一位在深圳的女性创业者分享了电影里的食物让她想起了老家奶奶的味道,另一位湖南籍的97年女孩分享了老家给予她的勇气与慰藉。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个体故事,在影厅内汇聚成一股感动的热流,许多观众眼含泪光。他们表示,感谢《小山河》这样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温柔与真诚,承载并抚慰了他们无处安放的思乡之情。

电影《小山河》由臣工影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时光机器影业有限公司、广东誉丰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永州天安实业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将于10月18日全国院线热映。这部作品已成为连接千万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邀请每一位观众走进影院,品尝这一席治愈心灵的烟火盛宴。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林捷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