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5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秋凉时节,带状疱疹进入高发期。带状疱疹在中老年人常见,民间又称“缠腰龙”“蛇缠腰”,发作时疼痛难忍,严重时甚至超过分娩痛。专家提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预防胜于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中老年患带状疱疹的一个有效手段。
罹患带状疱疹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据深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江林介绍,带状疱疹医学上定义为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在儿童时期经历过水痘并康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还是可能会躲在人的神经节里面,到老年随着抵抗力下降,病毒再次激活,表现出来就是带状疱疹。
张江林表示,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首先是前驱症状,如低烧、乏力,食欲减退,与病毒性感冒类似;当真正起水疱时,会有典型的单侧分布的成簇性水疱,并慢慢会出现一些血疱,甚至可能合并感染;再就是疼痛,带状疱疹往往在起疱之前或者起疱的时候出现疼痛,疼痛程度有时甚至比分娩还要痛。
50岁以上人群
和慢性病患者发病风险高
据了解,年龄是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此外,免疫力比较低、劳累的人群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比如经常熬夜,所以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容易得带状疱疹。
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而且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强。风湿免疫性疾病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因此罹患带状疱疹风险也会增加,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
建议高风险人群
及早预防带状疱疹
张江林表示,带状疱疹并非普通皮肤病,处置不当很可能延误病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疼痛症状。在诊断为带状疱疹发疱72小时之内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控制带状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在急性期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在急性期要做好居家隔离。
虽然带状疱疹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和完善,但对于带状疱疹,做好预防是最好的策略。建议市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少熬夜、饮食合理、适当地锻炼身体,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不抽烟、不喝酒,保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力。此外,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
深圳市南山医疗集团总部龙海家园社康中心主任王仁平表示,成年人也需要接种疫苗来抵御疾病、保障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且患有慢性基础病,容易患感染或传染性疾病。
老年人选择疫苗要重点关注三方面:接种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症。部分老年人合并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当风湿免疫性疾病存在免疫缺陷或者免疫抑制时,减毒疫苗就是接种的禁忌。但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受损不是接种禁忌。建议在疫苗接种前接受专科医生评估,对既往疫苗针对疾病的感染史、疫苗接种史、患者疾病状态和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