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文艺氛围持续升温,《海上钢琴师》音乐剧深圳演出获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文/图
10-13 20: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1日和12日晚,中文原创音乐剧《海上钢琴师》在深圳保利剧院成功演出,为鹏城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该剧取材自意大利小说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一生。他生于船上,长于船上,一生未踏足陆地,却在无垠的海洋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音乐世界。本次演出由国内戏剧厂牌染空间RANSPACE制作,刘令飞、徐均朔领衔主演。剧中,1900的音乐才华和对自由的追求深深打动了观众。当熟悉的《1900's Theme》旋律响起,观众仿佛置身于那艘在波涛中沉浮的巨轮之上。

谈戏看戏,深圳文艺浓度爆表

在演出前一天的10月10日,主创团队还与深圳观众进行了近距离交流。通过谈戏、看戏,观众们不仅提前感受到了剧目的魅力,也对深圳日益浓厚的文艺氛围赞不绝口。深圳不仅有科技的创新,更有人文、艺术和温度的融合。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为高质量的演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让深圳的音乐剧观演氛围越来越浓烈,音乐剧市场也越来越成熟。

刘令飞在剧中饰演1900,他认为1900是一个与生俱来拥有音乐天赋的角色,钢琴对他而言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刘令飞指出,1900的音乐才华并非后天习得,而是天生的,这与“音乐之王”莫顿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强调,1900的孤独并非来自外界的定义,而是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独特。1900虽然生活在狭小的船舱中,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无比广阔,通过音乐与不同的人交流,尤其是为三等舱的劳动人民弹奏,他展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融汇性。

刘令飞提到,剧中1900给不同仓位的人弹琴的场景,尤其是为三等舱的人弹奏,是他最享受的部分,这体现了1900对音乐的纯粹追求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

翟李朔天在剧中饰演莫顿,他认为莫顿是一个有野心且努力的人。莫顿的狂傲和自负源于他艰难的生长环境,他出生在风月场所,被迫在那样的环境中弹琴,成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翟李朔天指出,莫顿的“音乐之王”称号并非自封,而是外界赋予的,这反映了他在音乐界的影响力和社交能力。他强调,莫顿的狂傲可能是他面对媒体和闪光灯时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而他内心深处其实渴望被理解。在剧中,莫顿与1900的斗琴场景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两人内心世界的碰撞。翟李朔天认为,莫顿和1900通过音乐相互成就,虽然他们在台上看似相互制约,但实际上是通过音乐参透了对方的内心。

艺术共鸣,音乐剧观演气氛热烈

《海上钢琴师》的舞美设计由西班牙国宝级大师Alfons Flores操刀,打造出了逼真的巨轮场景,从摇晃的甲板到华丽的演奏厅,细节满满,让观众身临其境。此外,服装设计由国际高级定制时装与时尚联合会客座成员雲惟駿担纲,他将高定设计的极致风格化与音乐剧妆造需求完美融合,为舞台增色不少。

观众对本次演出反响热烈。许多观众表示,剧中1900的音乐才华和对自由的追求深深打动了他们。特别是刘令飞对1900的演绎,不仅展现了角色的音乐天赋,还通过细腻的表演传达了角色内心的丰富情感。翟李朔天对莫顿的演绎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他成功地将莫顿的狂傲与内心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李小姐表示:“1900的音乐让我感受到了大海的广阔和自由,而莫顿的表演则让我看到了一个有野心的人在追求梦想中的挣扎和努力。两个角色的碰撞非常精彩,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海上钢琴师》的上演,深圳保利剧院“因乐聚保”系列演出将迎来新一轮高潮。在今年秋冬季节,深圳观众还将欣赏到更多精彩纷呈的音乐剧演出,包括奇幻畅想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经典浪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悬疑动人的《风声》等,这些剧目将相继在11月至12月登陆深圳保利剧院。深圳的音乐剧观演氛围越来越浓烈,音乐剧市场也越来越成熟,这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更多高质量的演出,也为深圳的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