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新围社区开展第二期急救知识培训 筑牢居民生命“安全网”​​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10-11 18: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居民面对突发意外时的自救互救能力,近日,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围社区党委联合深圳市南山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在辖区内开展第二期人人学急救,人人可救人专题培训活动。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居民面对突发意外时的自救互救能力,近日,南山区西丽街道新围社区党委联合深圳市南山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在辖区内开展第二期“人人学急救,人人可救人”专题培训活动。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模式,吸引了辖区40名居民参与,现场学习氛围热烈,切实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增添了一份“急救保障”。

“黄金4分钟”怎么救?专业导师手把手教学

“当有人突然倒地、心脏骤停时,前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就会下降10%!”上午九点三十分,培训在急救导师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导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突发场景——如老人晕倒、儿童异物卡喉、运动外伤出血等,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创伤止血包扎等核心技能。

(导师示范如何寻找心肺复苏按压定位)

“做心肺复苏时,双手要叠加,垂直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在实操环节,导师利用人体模型现场演示标准流程,并反复强调关键细节:“按压时手臂要伸直,不能弯曲;人工呼吸前要先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居民们围在模型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导师的手法,有的还掏出手机录下视频,方便后续复习。

从“不敢救”到“我会救”:居民上手实操热情高

“我来试试!”在分组练习区,居民们跃跃欲试。“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今天才发现只要方法对,普通人也能救命!”李阿姨说道,她的女儿则重点学习了海姆立克法:“我女儿3岁,万一吃糖果卡住喉咙,这个‘剪刀石头布’的手法(注:针对儿童的急救手法口诀)太实用了!”高中生唐同学更是在AED模拟机上反复练习:“我们学校刚配备了AED设备,今天学了才知道,开机后听语音提示操作就行,关键时刻真能派上大用场!”他还主动帮助其他居民调整按压姿势,“大家一起学,社区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据悉,新围社区首期急救培训于今年8月开展,近百名居民参与了急救知识技能学习,且在社区人流密集重点场所配备AED设备,并通过微信群、宣传栏普及急救知识,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