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召开。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推动全球不同文明、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博物馆之间交流对话与和谐共生,并为故宫博物院在新的100年中创造发展机遇,拓宽合作领域,描绘宏伟蓝图。

本届论坛汇集全球文化遗产、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精英,围绕“世界博物馆高质量运营与管理创新、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应用”三大热点方向展开深度研讨,为全球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自五大洲共26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部分国家驻华使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气候行动工作组、气候遗产网络等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等共三百余人参加本届论坛。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开幕式致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总结说,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承载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集地的卓越价值,其宏伟的建筑与195万件珍贵藏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多元文化交流的见证。未来故宫博物院将以“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为支撑,通过深化文物保护研究、推动数字化应用、活化文化传播,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将故宫博物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及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在新时代为传承中华文明再创辉煌。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罗宾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陈忠岳、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大皇宫沉浸式展览馆副馆长劳伦·东迪、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等也先后在大会进行主旨发言。

为进一步聚焦具体领域、深化交流成果,本届太和论坛同步设置“博物馆馆长国际论坛”“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博物馆‘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三个分论坛,与会代表针对行业关键问题开展了精准研讨并输出一批务实性成果。
博物馆馆长国际论坛以“‘博’‘众’之间:博物馆与社群的共同生长”为主题,与会嘉宾结合行业实践与前沿思考,围绕主题深入交流并形成共识:博物馆的专业守护需扎根社群的需求土壤,社群参与是激活博物馆内在生命力的关键要素,跨国界、跨领域协作则是推动全球文博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期,论坛促成多份馆际合作协议签署,不仅为故宫博物院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完善合作网络筑牢基础,更为守护人类共同文化财富、推动文明永续传承注入更具实践价值的发展活力。

世界遗产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面向未来、启迪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在“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中,通过充分的交流与共识凝聚,与会嘉宾共同发布《世界遗产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倡议》,并推出“故宫零废弃”项目核心成果——《博物馆及世界遗产地垃圾分类操作及管理标准》与《世界遗产地及博物馆零废弃行动手册》。这些成果以标准立规尺、以手册树典范,为全球博物馆与遗产地提供可行的绿色行动指南。
博物馆“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以“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方面形成了重要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需要构建“技术驱动、内容为王、体验至上”的发展理念,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度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公众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与会各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在数字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全球博物馆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期间,故宫博物院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美术馆签署《合作备忘录》。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