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汇丨“赚钱”APP暗含陷阱,怎样整治?

整理:钟智维
10-10 10:53
摘要

走路赚钱、听小说赚钱、看视频赚钱……近期,一些打着“随时随地帮你赚钱”名号的APP不断冒头。这些APP大多针对中老年用户群体设置消费陷阱,且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不少中老年消费者下载后稀里糊涂订购消费产品,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围猎。为何“赚钱”APP能够“大行其道”,又该如何整治?网友各抒己见。

@Lisa姐:有关部门要加强打击力度,一方面要重点查处涉嫌诈骗和套路消费者的APP,并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应将网络诱导点击扣款、虚假广告推送等高风险内容纳入重点监管。

@一旅辰阳:社区、涉老机构、亲朋要向老年人进行智能设备的使用科普,尤其是“诱导广告识别”“免密支付关闭方法”“异常扣款应对步骤”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风险防范意识,是防止受骗的关键。

@PF_K2:APP应用商店要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屡屡被投诉的APP采取下架措施,铲除不法APP的“生存”空间。

@寒梅送香:要防止自己的利益受损,最好就是不要下载注册这类软件,特别是一些只有链接,在正规下载平台上都找不到的APP,风险更高。

@郭星星子:陌生APP不能随便下载,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发现可疑平台,立即报警,切记!

@自在暖阳:很多平台对用户推荐、拉新的奖励制度,更像是一种有偿劳务,可以理解为烧钱推广,用小成本让消费者充当推广手,获得大收益。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推广模式往往会透支APP发展前景,并非健康的市场行为。

@秋水仙Q: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要么是陷阱,要么是圈套。别总想着一夜暴富,不然很容易成了别人的“提款机”!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