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长假马上就要结束
一想到节后重新回校上学
孩子可能感到疲惫散漫
心情沉重、情绪失落
疲惫、乏力、头晕
注意力难集中、无故发脾气……
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
是生活节奏打乱
破坏了身体惯有的生物钟
由于长时间的轻松状态
在假期结束后
孩子需要再次面对学习的压力
身心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作为家长
该怎样让孩子收拾好心情
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以下几个“收心”小妙招送给大家
调整作息,规律饮食
假期余额不足,家长们要至少提前两天提醒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切换身心状态,尽量不要跟上学期间偏差太大。
可以这样做:
“微调”作息:比假期里早起、早睡半小时,逐步恢复上学时的作息。
设置“缓冲期”:不要指望孩子第一天就满血复活。设置2-3天的缓冲时间,循序渐进地调整。
控制娱乐:尽量把孩子的活动安排在白天,适当控制娱乐时间。入睡前不要再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否则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会影响睡眠。
好好吃饭:在假期接近尾声的时候要做进行适当的饮食调整,健康规律饮食,让胃先“回到熟悉的环境”。
检查作业,做好安排
假期将尽,翻翻孩子的书本、作业等还是很有必要的,既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加了解,也能让孩子一个提醒的信号——要上学啦!
可以这样做: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尽量让孩子在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完成作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适当参与:虽然孩子需要独立完成作业,但家长的适当参与在复杂问题上是必要的。家长应先鼓励孩子自我尝试,再适时提供帮助。
避免拖延:鼓励孩子养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规划好学习任务后就立即去执行,而不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做。
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假期尾声,家长要叮嘱孩子放下假期的放松心态,快速找回学习的状态。
可以这样做:
梳理学习内容:对假期进行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复习,有助于孩子对前段时间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提炼。
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制定出新一周的学习计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更能提高效率和兴趣,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适度娱乐,调节心态
不少孩子在假期期间整天对着手机,几乎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临近开学,亟需把孩子从沉迷手机的状态中拉出来。
可以这样做:
设定规则:与孩子商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让孩子明白手机只是辅助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提供替代: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手工DIY、学习新的技能等,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让孩子回归真实世界。
参与体育活动:在假期的最后两天,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运动,让孩子的身体充满活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返校后的学习和生活挑战。
和孩子聊聊天: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孩子主动倾诉内心的困惑和压力,释放负面情绪,调整心态。
以身作则,陪伴孩子
最后,家长朋友们要谨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是家庭最好的教育方式,假期收心也是如此。国庆假期结束,家长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如果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中,孩子更容易“进入角色”。
可以这样做:
尽量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少玩手机、少看电视,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让放松了一整个假期的心紧起来,孩子回归学习,家长回归工作。这样孩子才不会在家长督促时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来源 广东教育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