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建筑艺术展:探索建筑新可能,启迪大湾区发展新思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10-03 10:23
摘要

近日,有种嘢——朱竞翔教授及其研究伙伴的轻量建筑(UniverSeedity—— Lightweight Works from Professor ZHU Jingxiang and His Research Mates)在香港艺术中心开展,展览汇聚逾20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教授与八位研究伙伴的轻量建筑项目,集中展示该领域的前沿成果。呈现轻量建筑的独特魅力与应用潜能。展期由10月1日至6日,于香港艺术中心15楼免费开放参观。

朱竞翔在轻量建筑领域造诣深厚,多年来深耕不辍。他与研究伙伴研发的六种轻量建筑系统及数十种衍生建筑产品,融合了创新结构设计与新型围合材料:它们重量轻,有效减轻地基承载压力;加上运输便捷,能用更少人力在短时间内完成组装施工及拆卸;它们成本可控,能以较低经济投入实现用户需求,同时具备出色环保性能,符合当下对可持续性的追求,具备传统建造难以企及的优势。

团队的实践项目分布于世界各地,类型涵盖教育建筑、公共设施、乡村场馆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项目,是在2008年汶川和2010年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团队临危受命,集成轻量技术与敏捷开发,短短数周至数月内,便在废墟上建起多所高质量的小学校舍,帮助无数孩子重返课堂。重建的保护区工作站则守护了当地的生态科研与保护工作。

近些年当深圳遭遇学位供应短缺时,团队奉献了开创性的深圳梅丽小学腾挪/敏捷校舍,过渡校舍近6000平方米,可容纳32个标准课室。其采用的平台框架搭建系统,仅用5个月便建成交付。该校舍每平方米自重约为传统学校建筑的30%,却成功经受住超级台风山竹的考验。通过调整围墙、间隔和家具,实现空间的灵活转换,满足不同功能需求。构件环保,重复使用率达95%。由此团队不仅帮助深圳市开启了轻量校园的政策大门,也在罗湖区与龙华区连续指导建设了四座敏捷校园,后来也为深圳南山区"百校焕新"教育空间更新探明了“快速、灵活、环保”的路径。本次展览中将展出元远团队次系列的轻量敏捷校园作品。

其他展览的作品亦各有亮点。比如为中国北部乡村地区设计的童趣园,巧妙地将室内游戏与轻量结构相结合,不仅解决了慈善组织缺乏设施的难题,还为师生们创造了独特的学习与游戏空间,它已成功建设近200所;还有为菲律宾偏远离岛设计的运动酒店,在不砍伐任一颗原有树木的前提下,以轻盈的姿态融入热带海傍椰林 。这些作品是设计者在乡村、或者都市中的探索。它们彰显出轻量建筑解决社会问题时强大的适应性。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轻量建筑意义非凡。深港土地资源稀缺,城市发展面临土地成本高昂、开发缓慢、周期漫长等困境,轻量建筑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与路径: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轻量建筑可在既有建筑上进行加建或包裹,无需大规模拆除重建,减少资源浪费,以较低成本实现空间拓展、功能升级以及保值。另一方面,湾区都市商业发达,活动频繁,轻量建筑能快速满足开发建设需求,还可回收再利用。

本次展览不仅是学术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旨在引发对技术、艺术与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作为一种创新与教育理念,轻量开发如同种子一般,在STEAM教育、艺术影响、青年创业等带来深远的影响。轻量建筑与绿色宜居城市的契合,可提升周遭环境的生态质量展览,将吸引建筑学界、业界人士以及广大市民的关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筑领域注入新活力。

展览详情

展览名称:「有种嘢——朱竞翔教授及其研究伙伴的轻量建筑」

日期:2025年10月1日至6日(星期三至星期一)

地点:湾仔港湾道2号香港艺术中心15楼

时间:上午10点至晚上8点,免费参观

联合主办: 南桥策略、香港文化艺术创意中心

承办: 元远建筑科技

赞助: 香港林风眠基金会、科莱思诚

支持机构: 和基金、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策展人朱竞翔简介:


朱竞翔认为,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有赖多样而灵活的空间生产方式来改善。自2008年起,朱教授和其研究团队利用新颖的「轻量建筑技术」,参与汶川和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在数周至数月内完成了多所高质量的小学校舍和保护区工作站。目前,他们的工作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地区,并扩展到意大利、肯尼亚、菲律宾、加勒比海岛屿与日本。朱教授的设计项目创新且具影响力,屡获权威的WA中国建筑奖,并曾荣获《华尔街日报》中国创新人物奖、香港建造业议会创新大奖、台湾远东建筑奖、新加坡FutureArc环保建筑奖,及中国建筑传媒奖等。他作为学术总策划组织了南山百校焕新计划,也深度参与深圳新校园计划系列。

开幕活动

日期: 2025年10月2日(星期四)

时间: 6:30 PM 至7:30 PM (6:00 PM 开始接待及自由参观)

地点: 香港艺术中心15楼(湾仔港湾道2号)

主礼嘉宾: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 刘文君 JP、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建筑学院嘉宾代表

6:45 PM 开幕致辞、7:00 PM 嘉宾合影、7:10 PM 导赏、7:30 PM活动结束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