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智慧与现代科技交融!科学沙龙搭建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新平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文/图
09-27 20: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7日,南山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协会、沙河尚护河U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与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携手,在南山区党群服务中心青春学苑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交流活动——“湾区少年·科技护行生态远行”系列之Science科学沙龙。活动紧扣“墨子的发明与节用”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让46名青少年深刻感受古代科技智慧,激发其创新思维。

本次活动创新性地采用了“红色阵地+科技课堂”的模式。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六年级的同学们在参观三层党群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不仅亲身体验了党史互动学习区等红色教育设施,还深入了解到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联系服务党员、人才、群众、企业的关键枢纽,开展党群活动的重要平台,组织党性教育的坚固阵地,以及展示南山形象的亮丽窗口所承载的多重重要功能。

当同学们踏入三楼的“青春学苑”,目睹投影屏上展现的墨子画像时,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科学探索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全国“银杏奖”得主、青少年科学兴趣学院公益院长石兰涛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以“穿越剧导演”的独特视角,将墨子的科学成就巧妙拆解为互动性强、体验感十足的教学单元。

“假如墨子拥有社交账号,他的发明会赢得多少点赞?”石老师通过视频展示了墨子的十大发明及其超前的创造力——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入侵预警系统。该系统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就已融合了“小孔成像”、“重力运动”、“杠杆理论”等科学原理。

在“古今节能实验室”环节,石老师提出了“墨子会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思考问题。同学们对比了战国时期的青铜灯与现代LED灯的能耗数据,并通过思维导图展示了“节用”思想在垃圾分类、旧物改造中的现代应用。六年级学生李雨桐设计的“智能节水花盆”创意,正是将墨子“去无用之费”理念转化为具体方案的生动实例。

制作投石车的实践环节无疑最为激动人心。同学们分组协作,亲手打造这一古老的战争器械。在组装与调试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深刻理解了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还积极探讨“如何利用环保材料提升结构性能”。当黄同学以惊人的速度率先完成组装时,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

在“墨子的节用思想”分享环节,石兰涛老师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节用”理念的内涵。“墨子主张‘去无用之费’,倡导节约资源、反对浪费,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价值。”石老师通过对比古今生活场景,使青少年深刻认识到“节用”不仅是一种生活观念,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将传统思想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