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重塑影像未来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届“一起重塑影像季”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汇聚AI技术先锋、影视行业领袖与跨界创新者,深入探讨“AI+影像”与“影视多元化创作路径”等前沿议题。万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吴太兵受邀出席主题对谈环节《AI——朋友还是对手?》,与知名导演、编剧俞白眉,电影美术指导李淼,以及AI短片导演叶志祥等同台论道,探讨AI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万兴科技在AIGC创意工具、大模型研发和全球创作者生态中的实践,分享前沿趋势洞察。
万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吴太兵出席“一起重塑影像季”活动
吴太兵指出,在可见的未来,传统创作与AI创作将共存。传统工具服务于专业领域,新一代AI工具则让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推动“创意平权”加速实现,全民创作的新未来正在到来,人人皆可成为数字时代的创作者,艺术家的独特性将在AI时代迎来黄金发展期。
对谈中,他将AI比喻为人类的孩子,认为人类始终将走在前面,但AI将在部分能力上会超越人类;同时,AI虽将替代部分工作,但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在影视行业,特别是短剧等领域,AI已展现出显著的降本增效和创意落地潜力。
万兴科技旗下万兴天幕创作广场支持一句话生成视频/图片/音乐
针对AI对职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吴太兵表示,技术不会砍掉成长通道,它只是把原本需要一步步攀登的楼梯,升级为一条更高效的电梯通道,关键在于是否敢于迈上去,并学会按下按钮。
伴随AI技术的发展以及制作模式的改变,影视行业岗位与技能结构也在同步迁移,岗位结构正在经历重构。当下,AI技术正催生出Prompt美术指导、AI协作师、AI伦理审计师等全新工种。欧盟也已试点相关认证课程,通过考核的剪辑、调色师平均薪资提升18%。
AI落地方面,今年6月,万兴科技正式推出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2.0,随后上线万兴天幕创作广场及万兴天幕AI App,逐步构建Web/移动端原生应用矩阵,为用户带来更低门槛、更真实可控、更高性价比的创作体验,首月AI视频生成单条低至0.25元。同时,万兴科技近期携手深圳广电、湖北卫视等共创,打造多个AIGC赋能文创的标杆案例,如万兴天幕2.0联合湖北卫视制作AI创意短片《黄鹤楼》,联合深圳广电推出渔业非遗AI宣传片《AI耀鹏城 鱼灯舞星河》、赋能“前海5号楼”打造交互体验平台。
万兴天幕2.0赋能影视和文创,打造AIGC创作标杆案例
AI正在成为推动短剧等影视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打开万亿级新蓝海。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另有数据显示,AI正助力短剧降低制作成本,3–5分钟单集的AI短剧,成本已从5–10万元降至0.3–1万元,7人团队即可开工,行业机遇广阔。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