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树林志愿交流科普活动“潮汐之约,友谊之林”——红树林探秘与守护志愿行动举行,国际志愿者带着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分享经验,与港澳志愿者、亲子家庭三者自然交织,共同解锁了一场关于生态守护与跨文化共鸣的温暖旅程。
活动由福田国际志愿服务队发起,福田团区委、红树林志愿服务队等组织举办,活动吸引河套港澳志愿者、红树林科普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及亲子家庭等多元群体热情参与,他们相约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在红树与候鸟的“自然课堂”里,共同书写着一段关于守护与友谊的故事。
在红树林生态科普展馆,图文展板、湿地生物标本与沉浸式影像共同构建起“红树林生态百科全书”。福田区国际志愿服务队、红树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互为“自然导游”,一起观察红树林的生长脉络。
志愿者在科普展馆内驻足交流,通过观察红树林生长标本、了解生态价值数据、探讨保护现状,结合互动展览的沉浸式体验,深入理解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更在交流互动中真切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紧迫性与长远重要性。
参观期间,国际志愿者与亲子家庭的小生态环境保护爱好者热情交流,以“猜鸟名”“辨物种”互动游戏的方式分享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爱之情。
志愿者还围绕“跨地域生态”的话题开展对话,互相交流深圳、香港以及非洲各地区红树林自然环境的生态差异,国际志愿者也表达了对可爱的黑脸琵鹭的喜爱。
在“为红树贴祝福”环节,福田国际志愿者拿出绿叶便签和笔与亲子家庭一起写下对红树林的心愿。
来自南非的Soma和青少年志愿者一笔一划认真写下心愿,“愿深圳红树越来越多,快快长大”“以后还想常来,和小鸟做朋友”……志愿者将祝福贴在“红树”枝头,早秋的风掀起绿叶便签,仿佛红树为此心动。
“作为在深圳生活了五年的外教老师,我会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向我的学生传播,也会致力于把这些理念向国际推广。”南非志愿者Soma说。
参与此次活动的英国志愿者Ffion也说,深圳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让人印象深刻,从生态修复到公众参与,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尤其是志愿者体系的完善性,值得学习。
福田国际志愿服务队由一群来自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对自然和公益心怀热爱的志愿者组成。他们先后参与了深港“双城联动”红树林保育行动、青少年绘本共读足球热身的青少年启蒙、福田新春饺子宴、迎春花市文化交流活动等。从社区服务到生态环保,从文化交流到公益援助,福田国际志愿者的身影始终活跃在这座城市的烟火与诗意里。
(图片来源“青春福田”)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