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汇聚了2000余家企业、吸引超3万名专业观众。深圳市大为弘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大为弘德”)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智能移动充储车亮相电动重卡专区,这款国家工信部目录首款该类车型,凭借颠覆性技术成为现场焦点,为深圳“超充之城2.0”建设注入核心动能。
打破传统!从“移动充电宝”升级为“智能电源中心”
与传统移动充电设备相比,大为弘德这款智能移动充储车以“全场景电力解决方案”为核心,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其配电量覆盖500度至2兆瓦,支持最高500千瓦放电功率,可同时为4至8台电动车充电,单车载500度电便能满足数十辆轿车的补能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车采用车规级电池,经过数万公里路况测试,搭配液冷技术与AI算法实时监控,能在-30℃至60℃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电池寿命较传统储能设备提升3倍。
三大核心技术亮点更是重新定义了移动能源设备的功能边界。接入虚拟电网后,可实现电力从富余端(A端)向紧缺端(B端)的毫秒级自动调配,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动态支撑;配备高压/低压、交流/直流全制式国标接口,既能满足居民楼日常供电,也能直接接入工厂配电柜,兼容220V至10kV全电压等级需求;采用“电池+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分体式架构,支持“即充即走”应急供电模式,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场景落地!从交通补能延伸至城市多领域应急
据介绍,这款智能移动充储车已在四大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解决了多个领域的能源供给痛点,在交通干线,高速服务区部署的该设备,能在节假日高峰期快速缓解充电桩不足问题,单台每小时可为数十台新能源车辆补能。
在城市核心区域,深圳会展中心、市民中心等场所及重大活动、演唱会期间,它可作为“移动式应急电站”,在电网故障时为整栋建筑持续供电4-5小时,保障照明、空调等基础用电;在山区建设工地,通过380V接口直接为塔吊、搅拌机等设备供电,单台日供电量可达2000度,破解偏远区域电网覆盖不足难题;在社区绿色改造中,借鉴北京老旧小区试点经验,深圳正将其纳入社区能源网络,利用“峰谷电价差”策略,夜间低谷储能、白天高峰供电,帮助降低用电成本15%以上。
行业展望!打造“有路就有电力”的能源新范式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台移动式充储车都成为‘城市能源节点’。”大为弘德创始人刘关生表示,未来这些移动设备将与固定超充站、家庭储能装置共同构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最终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电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这款智能移动充储车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通过“车-桩-网”一体化设计,不仅解决了电动车补能痛点,还能让车辆通过参与电网需求响应获取收益,创造新商业价值。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