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日(9月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提出多项新措施。
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图片
今年有哪些重要措施
一起睇下
↓↓↓
今年施政报告有不少篇幅聚焦AI发展。
政府将全面检视部门工作流程,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成立“AI效能提升组”,研究应用AI提升效率及便民服务。
政府将推动AI公务及商务应用,亦会鼓励各界广泛采用AI,提升香港创科水平,同时开拓更多应用场景,吸引AI企业来港,推动产业发展。
政府已预留10亿元,明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基础教育方面,港府正大力发展STEAM教育。政府会设立基金,鼓励学校引入AI人工智能教育。
新一份施政报告透过专门章节交代北部都会区未来发展,提出一系列“拆墙松绑”的举措,包括精简行政程序与土地规划,以灵活方式批出产业用地,吸引企业落户,甚至直接批地。
施政报告针对北都发展设立“北都发展委员会”,明确目标与分工,以提升行政效率及确保规划落地,并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
施政报告提出,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住宅物业投资的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
现时,“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最多只算入1000万元。
政府会全力发挥香港制度优势,巩固国际中心地位,包括持续强化股票市场,并加速发展新增长点。
另外,政府将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及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
为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融资,政府明年将修订法例,调低对投资基建的资本要求,对本地项目给予优惠;并推动香港专属自保及再保险行业发展,以及促进市场推出更多跨境养老、跨境自驾及低空经济等保险产品。
政府将增加公营房屋供应,2026-27年度起的五年,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包括简约公屋)将达18.9万个单位,随着公营房屋供应增加,政府将会按部就班协助市民置业,包括以下六项措施:
李家超表示,自本届政府推出一系列新的输入人才政策,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其中高才通计划的申请续签率达55%。政府会继续推行人才政策,确保香港人才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政府打击滥用“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明日(18日)起优化计划下申请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时,将要求雇主进行本地招聘的时间由4星期延长至6星期,期间必须每周参加一次劳工处举行的实地招聘会。
同时,实行更严格的人手比例,由现时以每名申请雇主的所有职位为基础计算,改为以申请职位计算。雇主申请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各1名,便须已聘用本地全职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各2名。
政府将推出容许犬只进入的食肆牌照,获批食肆会有明确标识,标示顾客可携带犬只进入。
由2026/27课税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后首两年,纳税人可就该名子女享有双倍免税额,即26万元。措施适用于该课税年度末所有未满两岁的子女。
施政报告进一步放宽专上院校招收非本地学生的上限,非本地生学额将进一步调高至50%;为本地生提供的1.5万个资助学额维持不变,不受非本地生比例提升影响。中小学直资学校可申请上调非本地生人数。
推广内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将其纳入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更多学生和青年参访。教育局会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与教,持续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学生校园大使培训计划等。
李家超今日在社交平台
发布多张海报
总结施政报告各大要点
↓↓↓
港府过去三年施政成果
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
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
成立AI效能提升组
发展北都区
制订优惠政策包 促进招商
引进与发展产业
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加快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推动大宗商品交易
进一步放宽自资收生限制
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成立留学香港专班
打造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
康文署引入市场营运模式
发展游艇经济
丰富置业阶梯
提升造地效率 减低建造成本
支援中小企业
推广宠物友善
确保本地劳工优先就业
设立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
鼓励生育组合拳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