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前海管理局主办,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承办,前海企业廉洁促进与合规管理联合会协办的“2025华语律师大会(华语律师深圳行)”跨境法律合作交流专场“前海跨境法律服务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思考”活动在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现场成立前海企业法务联盟,并公布前海涉外法律服务十大典型案例。
来自全球的海外华语律师,以及前海合作区法治领域的相关法治机构、法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商协会、企业等150余名代表出席。
活动现场宣布前海企业法务联盟成立。据介绍,该联盟以“凝聚法务力量、赋能企业发展”为宗旨,汇聚前海片区企业及法治服务机构共124家搭建共享平台,与前海法院、前海检察院、深圳国际仲裁院、前海公证处、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法治机构建立“零距离”对话形式,实现法律供需“一对一”高效匹配;同步推出“法商对接”跨境合规与出海维权集成服务。2025年至今通过30场前海企业法务联盟活动解决企业痛点,将法律转化为企业“看得见的生产力”,助力前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活动发布了2025年前海跨境法律服务十大典型案例,案例覆盖涉外仲裁、公证、跨境执行等多种服务形态,集中展现了前海在跨境法律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在国际法律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众多国际及港澳律师事务所和外向型企业选择在此扎根发展。在主题发言环节,深圳市大洋物流集团法务风控总监姜播结合当前复杂国际环境的实战经验,围绕“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困境与思考”展开分享。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驻深圳代表处主任丘健雄作“合作共赢:中外律所合作的最佳实践”主题分享,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外律所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
圆桌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前海构建中国企业出海首站的实践和思考”主题,为前海构建企业出海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有序出海、有效出海、安全出海出谋划策,共同探索前海成为企业出海首站的新路径、新实践。
“前海的管理机构非常务实、高效,更多是为企业界、法律界提供服务。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很多同行都来前海开设代表处。浓厚的创新氛围也推动法律界不断改革,帮助企业出海发展。”英国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刘依兰表示说。
据介绍,多年来,在跨境法律服务领域重点构建开放的法律适用体系,集聚全链条法律服务资源,打造国际争议解决高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未来,前海将围绕“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着力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继续深化跨境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创新实践,为企业跨境发展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