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4 日, 数码港主办的 “2025 数码娱乐领袖论坛”落幕。以 “探知岛:解锁创新力量的关键拼图” 为主题,本届论坛聚焦 AI 等前沿科技在数码娱乐、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业界论坛、35 个创新体验区、25 个沉浸式工坊、电竞比赛及科技艺术表演等多元形式,吸引超 3800 人现场参与,总浏览量近 28 万次,成为展现香港创科实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核心平台。
十多队 2025 全港中小学歌唱及乐队赛得奖队伍与 HKDI 学生同台演出
AI 重塑娱乐生态:从 “生成式创作” 到 “沉浸式体验” 的突破
本届论坛最受瞩目的亮点,莫过于全球首部全 AI 生成长篇电影《海上女王郑一嫂》的香港首映。该片由数码港孵化企业 FizzDragon 打造,从故事生成到影像制作全程依托 AI 技术,放映后企业创办人陈卓与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名誉顾问魏天明现场分享:“AI 让 90 分钟电影的制作周期极大缩短,成本也降低不少,但创作的核心仍需人的灵感引导。”
同场展映的还有香港科技大学 AI 电影节 5 部精选短片,以及 Re:VISS AI 电影节的获奖作品 —— 部分作品甚至将传统平面漫画转化为立体彩色动画,搭配语音解说后形成完整 “漫画电影”,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 AI 对 “图像叙事” 的革新。
而AR/VR 技术与 AI 的结合更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我们计划与几家公司合作,联合本地机构打造的 “香港全景体验馆”,不仅还原了太平山、海洋公园等热门景点的沉浸式场景,还通过 AI 技术复刻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旧貌,观众戴上设备即可 “穿越” 到不同年代,触摸老香港的生活细节。希望引入沉浸式体验,比如以往逛景点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在这里两小时就能‘走遍’香港特色地标,还能听到 AI 生成的历史解说。” 数码港行政总裁郑松岩博士表示,同时他指出:“AI+AR/VR 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让文化旅游从‘观看’变为‘参与’,让更多人能低成本、高效率地感受文化魅力。”
乐龄电竞破界:科技撕掉 “年龄标签”,共融价值凸显
“左手抓着方向盘,右手按动射击键,屏幕上的画面随着动作灵活转向”—— 论坛现场的 “乐龄电竞锦标赛” 上,约 300 名长者的投入模样颠覆了大众对 “电竞 = 年轻人专属” 的认知。这场由智慧香港扶轮社策动的比赛,采用数码港社群企业 Kelly John Studio 开发的体感游戏 “飞天勇者及平板大挑战”,长者无需复杂操作即可参与。
DELF 2025 重点活动“乐龄电竞锦标赛暨体验日”,约 300 名长者参与激战
“一开始担心学不会,没想到玩起来像小时候捉迷藏一样开心。”72 岁的参赛长者李婆婆笑着说,比赛时手眼协调的动作让她感觉 “脑子和手脚都变灵活了”。郑松岩博士对此强调:“乐龄电竞的意义远超‘娱乐’,它是缩窄数码鸿沟的重要抓手 —— 长者通过游戏掌握数码技能,还能与年轻人交流互动,让科技真正惠及全年龄段社群。” 除乐龄赛事外,论坛还同步举办 “全港银行及金融业电竞锦标赛”,吸引业界人士以电竞为纽带凝聚活力,印证科技赋能生活的多元可能性。
数码港的 “创新双轮”:孵化优质项目,链接大湾区资源
论坛背后,是数码港对创科生态的长期深耕。据郑松岩博士介绍,数码港每年孵化超 100 家科技企业,筛选标准聚焦 “三核心”:一是项目的新颖性与原创性,避免同质化;二是社会价值,需能解决行业或民生痛点;三是团队实力,兼顾技术、业务人才与清晰的财务规划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两年免费办公空间、最高 110 万资助,还能对接 200 余家投资机构组成的 “资金网络”。
目前,数码港已汇聚超 400 家 AI 与数据科学相关企业、440 余家金融科技公司、900 余家智慧城市领域企业,以及 290 家区块链与智能合约公司、30 余家实力强劲的网络安全企业(部分已启动上市计划)。在区域协同方面,数码港更扮演 “超级联络人” 角色:与前海合作接收推荐企业,助力深圳、杭州等地的区块链公司通过香港 “出海” 至东南亚、中东;同时为香港企业对接内地市场。“过去一年,不少内地大模型企业如科大讯飞入驻数码港,我们通过‘企业、资金、海外市场、上市融资’四大对接服务,帮它们实现‘落地即链接’。” 郑松岩博士补充道。
体验式科普:让科技从 “抽象概念” 变为 “可触生活”
论坛现场的 35 个体验区与 25 个工坊,成为普通市民感知科技的 “窗口”。在 AI 互动区,中学生通过与 “会对话的图画” 交流,理解 AI 的学习能力;在老年科技体验区,市民亲身体验 AI 如何将模糊的语音转化为清晰文字;在医疗科技区,香港岭南大学与理工大学展示的 “AI 健康监测设备”,让参观者直观看到科技对养老产业的改变。
参加者透过 35 个体验区及超过 25 个互动工作坊,亲身感受创新科技在生活层面的实际应用
“这些体验不是‘花架子’,而是双向赋能。” 郑松岩博士解释,一方面市民通过实操明白 “AI 离生活很近”,另一方面企业能从用户反馈中优化产品。此外,体验区还促成产学研合作,计划联合数码港设立创新研究室,聚焦体育科技、健康科技等领域。
闭幕仪式上,郑松岩博士展望:“本届论坛证明,AI 不仅是驱动数码娱乐革新的引擎,更是推动社会共融、区域合作的纽带。未来,数码港将继续链接全球资源,培育更多能解决真实需求的科技项目,让香港在全球创科版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这场为期三天的论坛,不仅留下了 “AI + 娱乐” 的创新样本,更勾勒出香港创科 “技术有温度、合作无边界” 的未来图景。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丁薇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