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5 年深圳技能大赛——船舶驾驶员技能竞赛历经4天比拼后落下帷幕。本次竞赛共吸引了来自深圳市14家船公司及相关单位共105名选手参赛,最终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
记者了解到,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结合深圳毗邻南海的区位优势以及海洋产业基础,此次竞赛具有重要意义。竞赛承办方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郝振山表示,竞赛深化了“以赛育人、以赛选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推动技术迭代与人才升级同频共振、个人成长与人才升级互相成就,旨在为深圳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海洋产业技能人才支撑。“对于竞赛中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后续将有一系列培养和使用计划。对外,将积极对接‘深圳工匠’培育计划,为优秀人才争取进修学习、技术交流的机会;对内,计划年内实现竞赛获奖选手100%纳入企业人才库,核心岗位适配率提升40%,公司力争3年内培养200名复合型船舶驾驶人才。”
据悉,公司依托郝振山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7”(1个总室,7个分室)工作体系,由总室负责统筹培训资源,与地方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开展广泛合作,构建多元化培训交流体系,再经分室结合现场作业需求,聚焦难题攻关,检验人才培养成效和实战能力,形成了“育才、成才、用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郝振山工作室共培育骨干人才300余人,项目骨干、评审专家、优秀青年、带徒师傅共计99人,形成了老中青衔接、多专业融合的人才矩阵。
获得一等奖的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深圳作业公司二副张晨已从业十年,一年有8至10个月在船上。他介绍,公司平时非常重视技能培训,船上每月甚至每周都有培训计划,通过“传帮带”的方式,签署师带徒协议,将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用等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员工。在陆地上,公司也会组织集中培训,包括观看宣传片和进行实操练习等。
(活动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