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覆盖率100%!江门101家养老机构配备医疗服务

江门日报
2020-11-10 23:28
摘要

江门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

江门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85.5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32%。

对此,江门民政部门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发展。目前,全市登记备案且正在运营的101家养老机构通过不同形式全部配备了医疗服务,医养结合覆盖率100%。

机制完善

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政策体系

在保障机制构建方面,自2016年江门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后,相继印发《江门市国家级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江门市推进康养服务发展若干措施》,以医养结合为抓手,以破解康养服务发展堵点为目标,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康养服务的发展作出了部署和指引。

去年11月,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主持召开推进健康养老工作会议,牵头成立江门市国家级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联席会议,为高质量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强后盾。

目前,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已建立起沟通协调机制,立足江门养老现状、研究制定对策、加强政策衔接。江门市民政局编制三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结合医疗机构布局情况和发展计划,实现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有效衔接。专题研究机构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服务政策措施,实现医养结合在机构养老与居家社区养老的深度融合。探索实施医养结合补充保险,建立照护服务和医疗卫生发展长效保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市卫生健康局和市民政局联合制定了《江门市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建设以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社会福利院为依托的医养结合人才实训基地,建立医养结合人才培训机制。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举办了2期医养结合人才培训班,提升基层护理人员对老年医疗护理和健康服务能力。

功能优化

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2018年,江门遴选了11个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及新会区作为医养结合试点市(区),探索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融合开展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开展为老特色服务、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协议合作等医养结合多样模式。

经过3年的探索发展,形成了可复制的医养结合发展经验:江门市社会福利院建成江海福利医院,纳入了医保定点,为院内老人提供住院救治、康复理疗、治病防疫等服务;新会区投入超5亿元,建成新会区养老中心,设有养老床位627张,依托新会区中医院葵湖分院实现医养结合;台山市人民医院、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利用自身医疗资源优势提供养老服务;新会区颐逸养老中心、新会区康怡颐养院等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成为江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

通过整合农村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江门实现农村养老、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创建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台山市都斛镇敬老院、台山市端芬镇敬老院、鹤山市共和镇敬老院、恩平市大槐镇敬老院由镇卫生院运营管理,形成以医院为主导、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相结合的“两院合一”服务模式。

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江门不仅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还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上述措施将强化照护服务功能放在工作任务首位,明确要求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增设失能人员生活照护单元以及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医养结合照护单元,并打造集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编辑 董雯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