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夏莉加入深圳水务集团。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她在南山水质净化厂担任工艺工程师,每日与水质数据、工艺参数为伴,负责全厂工艺调控和水质管控。这段时间里,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更深入理解了污水处理每一个环节背后的科学机理。2020年,她取得环境工程中级职称,参与《供排水典型案例汇编(第二版)》的编写与出版工作;2021年,她发表核心论文《ACTIFLO高密度沉淀池应用于污水厂升级改造》。她参与的多个技改项目屡获集团节能降耗奖,彰显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意识。
2022年,夏莉迎来职业轨迹的转变。她调入南山分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分公司厂站排水业务管控及调度工作。也正是在这一年,她积极响应集团“春雨计划”内训师培训项目,通过系统学习与严格考核,成为第二批认证内训师,开始了她的传道授业之路。
让理论落地,让经验升华
“很多一线操作人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却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基于这样的观察,夏莉提出了“工学一体,多维赋能”的教学理念,希望学员能够“懂原理、会操作、能分析、善总结”。她认为,真正的技能提升必须建立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
她擅长将抽象概念可视化,在备课中主动搜集、制作一系列动画与示意图,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污水处理的工艺原理。她注重结合在水质净化厂的一线工作经验,从实操的结果来论述水质净化厂日常工作背后隐藏的理论依据和关联性,将培训知识跟污水工实际工作进行紧密联系,方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能知识。
教学相长,双向赋能
对夏莉而言,教学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她尤其珍视课后与学员的交流时间,倾听他们工作中的新问题、新困惑,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曾有学员反馈:“原来很多操作是靠经验去调控,通过系统学习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调整了。”这些来自现场的正面反馈,正是对夏莉教学效果的最佳肯定,也让她更加坚定培训的价值。
而她自己也从学员提供的案例中汲取养分。她坦言:“一线工作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挑战,他们带来的问题是最新的、最真实的,推动我不断学习和反思。”这种双向赋能、共同成长的模式,让她的课程越发贴近实际。
初心如磐,以坚守续写育人篇章
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夏莉受邀担任初级城镇污水处理工的讲师,聚焦生物处理环节的相关知识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她已完成6期培训,覆盖超过200名一线员工,学员认证通过率超80%。这份成果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转化为学员工作中的实际改变——曾经依赖“经验操作”的员工,如今能结合科学原理针对性调整参数,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还降低了运行成本。这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正是水务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每个阀门的开度都连着碧水清波,每堂实训课都影响着水环境安全。”夏莉始终清楚,作为水务集团的内训师,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责任,更是守护水环境安全的使命。这份使命感驱使她不断精进教学技艺:她计划以员工实际需求和现代化工艺要求为基点,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增加更多互动流程与实际案例解构,让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更贴近一线。
“作为水务人,我们的工作与每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夏莉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饱含对水务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对人才培养的坚定信念。未来,她将继续以匠心育蓝领,以初心护碧水,为深圳环境水务集团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编辑 詹珊珊 初审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