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吴秋树:碧水守护者,技能引路人

深圳环水集团
09-10 18:09
摘要

在深圳环境水务集团的治水阵线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一手守护碧水清流,一手传递专业火种,吴秋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管网安全的“守护者”到技能传承的“摆渡人”,用七年的深耕和坚守,在民生治水的赛道上,写下了“点燃他人,成就自我”的动人篇章。

从“安全哨兵”到“育人者”:治水初心始终滚烫

时间回溯至2018年,吴秋树怀揣着对水务事业的热忱,入职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成为质安部的一名安全工程师。彼时的他,便以“隐患零容忍”的较真劲儿,在项目现场筑起安全防线。2021年,他加入深圳市深水光明水环境有限公司,转身扎根管网运营领域。他既是守护千家万户用水安全的“管网医生”,也是扛起传递知识技能重任的内训师。

在优饮工程、二次供水改造等民生项目中,吴秋树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穿梭于工地街巷,从管材检测到施工规范,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把关。同时,他把安全规程揉进施工场景,用“现场教学”让一线员工快速掌握隐患排查技巧。这份坚守,让他参与的优饮六期工程屡获国家、省、市优秀项目表彰。

让安全课“活”起来:把规程变成“身边事”

“培训不是念稿子,要让学员听得进、用得上!”这是吴秋树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设计《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课程时,他跳出“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模式,深入年轻员工群体调研学习习惯。他在课程中融入了短视频,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让枯燥的规程“动”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员“被动听课”的局面,让学员从“坐着记”变成“动着学”。这门精心打磨的课程,成为深圳环境水务集团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爆款课”。至今,他已为集团培养了近160名技能人才。他还积极打磨课程,参加深圳市第十届“深圳好讲师”竞赛,他的课程凭借新颖设计与实用价值,斩获了“优秀教案设计奖”。

把周末留给课堂:用责任焐热每一堂课

培训有时会安排在周末,对吴秋树而言,这意味着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他从不推辞,反而视之为提升培训效果的宝贵机会。每次培训前,他总会提前到场调试设备、准备材料,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藏着他对培训的重视。课间休息时,他的身边总围着一圈人,他一一耐心解答,及时回应学员的困惑。甚至午餐的间隙,也成了他收集反馈、交流心得的“第二课堂”。他常和学员坐在一起,用“唠家常”的方式,让专业知识变得“接地气”。课后,他还编制练习题,帮助学员巩固关键知识点,让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正是这份“课前用心、课中耐心、课后贴心”的投入和坚守,让他收获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永不停步的“学习者”:以专业保证培训实效

在知识迭代加速的当下,吴秋树深知“要给学员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工作之余,他把时间都用在“充电”上,啃下一本本专业书籍,攻克一个个考试难关,先后取得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证书,将最新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装进自己的“知识库”。

教学中,他秉持幽默多变、高效互动的风格,借助教具实操和工况视频还原真实问题。他用这种“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牢牢抓住学员的注意力,培养了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一位学员所说:“吴老师的课不是‘听完就忘’,而是让我们回到岗位上,能实实在在用上。”

从管网深处的安全巡检,到课堂之上的知识传递,吴秋树用行动诠释着深水人的担当与使命。他把工作中的“实战经验”熬成课堂上的“实用干货”,用一腔热忱扛起育人责任。他让“安全”二字既刻在管网巡检的每一步里,也印在学员成长的每一页中,让深水人守护碧水的初心,在“教与学”的传递里愈发坚定。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