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据了解,《若干措施》支持优化拓展深汕特别合作区城镇开发边界。
《若干措施》共提出五方面20条改革举措,聚焦支持深圳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优化提升自然生态空间、存量土地空间、海洋经济空间、数字智慧空间和区域协同空间等“五大空间”,加快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在一体构建区域协同空间这部分内容中,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若干措施》支持深圳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大区域内优布局、促联通、谋发展,携手周边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的具体举措就包括支持优化拓展深汕特别合作区城镇开发边界,奋力建设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加快打造新的战略增长极。
深汕特别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其战略分量在不断提升。2023年12月20日,《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明确提出深圳都市圈“一主两副一极四轴”的总体发展布局。其中,“一极”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增长极。2025年2月17日,《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专节部署“高标准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国土面积460.41平方公里,其中原有城镇开发边界为58.12平方公里。此次扩围有利于深汕加快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近年来,深汕布局“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平方公里级”高品质土地空间和“百万平方米级”高标准产业用房。目前已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以及京西智行、延锋国际等近30家上下游企业,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