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声港中深开讲“闲话”

读特客户端
09-09 12:27
摘要

9月7日下午,旅日作家李长声带着他的 “闲适哲学” 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带来了一场名为“我的‘闲话’写作”的讲座,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9月7日下午,旅日作家李长声带着他的 “闲适哲学” 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带来了一场名为“我的‘闲话’写作”的讲座,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1988年至今,李长声用了37年似乎只干一件事——持续写作,而且是在异国他乡,用中文为中国读者写作。

李长声表示,自己早年旅日,正赶上日本经济泡沫前的最后辉煌,眼看着周围人都在搞钱、追洋房,自己也曾有过挣扎,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追上时代,反而在这期间生出了一种“闲适”——他自己对此的解释,闲适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自我,它既不是躺平,也不是卷,不亦步亦趋,而是有着自己的频率和步伐。

对于写作,他也有自己的坚持:坚持随笔,坚持写有趣又充满知识性的“闲话”。

“我们在焦虑之中,在卷之中,就容易写出焦虑的文字。卷的结果,就是离你追求的东西可能越来越远。”李长声表示,他信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一开始假装闲适,到最后真的就生活就慢了下来。他相信“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解焦虑法”,写作不逼迫自己,读书有感才动笔。为了写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他常常摊开同类型好几本书齐读,找对比和不同——这种 “慢慢来” 的劲儿,搭配上自己对于随笔有趣和知识性的追求,他的“闲话”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成了人们了解日本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

在提问环节,李长声表示,写作不跟人比较,心态很重要,要奋斗,但不必卷。“自我救赎,别想指望别人救赎。争取有一个闲适的心态吧,创造一点自己的小天地。”

李长声,1949年生于长春,1988年私费赴日本,侨居至今。为国内报刊写随笔。行文不敢偷工,凡事稍有己见。结集《长声闲话》(五卷)、《李长声自选集》(三卷)等。翻译日本小说《黄昏清兵卫》(藤泽周平著)等。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