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7.8%,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文/图
09-07 18: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位居全国前列

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迎来实施五周年,近日,《条例》实施五周年主会场活动在龙岗区儿童公园举行,活动现场同时启动深圳市迎“十五运会”城市环境面貌品质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据了解,五年来,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过5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位居全国前列。

此次活动全面回顾了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五年来从“倡议”到“法治”、从“试点”到“全域”、从“政府推动”到“全民参与”的深刻变革,动员广大市民以绿色行动践行环保责任,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筑牢生态底色。

近年来,深圳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深圳模式”,推动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全链条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宣教与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智慧监管与碳普惠等特色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条例》实施五周年的主要成果,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量实现了“三增一减”,其中,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约40%,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量增长约180%,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增长约15%,其他垃圾焚烧处理量明显减少。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过50%,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深圳已经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分类设施与管理体系,全市2万余个集中分类投放点完成AI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工作,覆盖率达100%,绿色分类理念逐步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在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带来了“少年说条例”情景剧,生动展现“小手拉大手”的全民参与效应,活泼的演绎赢得现场阵阵掌声。福田、宝安、龙岗三区分别围绕“智能回收”“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三大主题,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分类实践。

现场还为垃圾分类企业志愿服务队授旗,企业志愿服务队的成立将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更多社会力量,标志着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迈入新阶段。

接下来,深圳做好迎“十五运会”城市环境面貌品质提升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以垃圾分类的“深圳实践”助力推动“无废全运”,让绿色基因根植市民心田,让低碳理念成为城市共识。

编辑 温静 审读 李斌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