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章剑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5年8月版
本书围绕为故宫博物院建设、发展及文物保护作出重要贡献的李石曾、易培基、马衡、那志良、单士元等诸多人物,深入挖掘这批人与故宫之间的故事。作者使用丰富的第一手故宫资料串联故宫博物院百年历程,以“虚构的真实”这一文学化的创作手法,对故宫背后的不为大众所知的人们进行真实且文学化的还原,使读者对故宫、故宫物、故宫人有真实且形象的认识。
●《青春“牡丹亭”》
何建明 信世杰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5年7月版
本书以昆曲传世经典《牡丹亭》在当代的“青春”重生为线索,系统、完整、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昆曲六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复兴,呈现了一曲中国古典艺术的青春传承之歌。作为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以鲜明的人物、鲜活的故事,串联起中国“百戏之祖”的历史沧桑与演变传承,深度揭示了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文化自信、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荒野寻马》
依蔓 著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5年6月版
本书是青年作家依蔓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该书创作周期为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记录了作者在中俄边境恩和草原、伦敦埃平森林、西班牙萨布塞多野马节及蒙俄边境查坦部落等地的实地考察经历。全书以跨国旅行叙事为主线,包含与牧民寻找雪地马群、观察西班牙传统野马围捕等跨文化记录。作品通过身体力行的田野调查,展现现代人在自然荒野中寻找确定性的探索历程,涉及草原生态、驯养传统与生存哲学的思考。
●《走火:萨拉热窝事件与通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道路》
[美]保罗·米勒-梅拉梅德 著
杨楠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5月版
学界普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本书是一部关于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的历史学著作。对于上述话题的研究文献已足够多,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巴尔干地区的角度重新叙述了这一问题,并综合了最新历史学研究成果。作者展示了这场刺杀是如何演变成欧洲政治家们无法和平解决的外交危机的,并以此表明,对战争爆发负有责任的人并非暗杀者,而是彼时欧洲的首相、外交部长和将军们。
●《黑色工作室》
[法]安妮·埃尔诺 著
黄荭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4月版本书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堪称“一本痛苦的写作日记”,本书宛如一间“黑色工作室”,作者在里面兜兜转转,寻找在远处自己隐约瞥见的那部作品的创作工具。这本日记真实、真诚地展现了作者写作的 “另一面”,读者可以看到作者与自己的漫长对话:杂乱的构思、往复的犹豫、词语的联想、时间的碎片,以及生活的秘密。
●《我们家:一滴水映照的历史》
巫鸿 巫允明 著
学林出版社
2025年4月版
本书是艺术史学者巫允明与美术史家巫鸿这对姐弟合作的力作,以姐弟互谈的方式与独特视角重构20世纪中国家庭档案。一个家庭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映射出河流的轨迹。书中,耄耋之年的巫允明和巫鸿姐弟通过回忆父母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二人的求学道路和相濡以沫的共同生活,勾画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史的真实面貌。
●《赌注:海难、叛变和谋杀的故事》
[美]大卫·格雷恩 著
舍其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年3月版
本书是著名非虚构作家大卫·格雷恩的又一力作,讲述了18世纪一场惊心动魄的真实海难及其后续在英国引发的轩然大波。在书中,作者以高超叙事技巧提炼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材料,揭示出韦杰号海难这一历史事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并重现了18世纪英国战舰上隐秘世界,对人类在极端恐怖的海洋风暴中奋力抵抗的描绘、对流落荒岛者绝境挣扎的刻画、对法庭审判的描写,都可与优秀小说的文字媲美。
●《双药记》
梁贵柏 著
译林出版社
2025年2月版
本书是科学家、科普作家梁贵柏继“新药的故事”系列图书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融合了历史与虚构、科学与想象,从疟疾与药物角度重看人类历史,回望世界格局:古罗马如何走向衰落,西班牙怎样征服印加帝国,非洲遭遇殖民,中国全民抗战……疟疾及抗疟药物的身影贯穿着整个人类史,影响着东西方国家的命运。除了还原人类与疟疾的壮阔斗争,作者还揭秘奎宁和青蒿素的前世今生,歌颂人类在医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
●《小猫和我的战火逃生记》
[英]玛拉·卡森伯格 著
何雨珈 译
花城出版社
2025年1月版
本书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二战期间,一名犹太女孩在一只流浪猫的陪伴下于危险的森林中穿行,她智胜纳粹士兵,战胜一切困难幸存下来。本书作者玛拉以自己童年时的真实遭遇,写出了一人一猫流亡之路的动人故事,读者会随着那只叫“玛拉赫”的流浪猫一次又一次在危急关头奇迹般解救玛拉的情节,感受烽火岁月中作者一路求生的顽强精神以及那抹黑暗中给予她希望的光。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