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中国(中山)航空航天国防科普展”在广东中山市博览中心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以“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国家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成就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面向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科学启蒙盛宴,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为中山市民带来为期一个月的“太空与国防之旅”。
据展览负责人李达强介绍,本次展览现场的面积非常大,有1.5万平方米,在展览现场,“大国重器”的震撼感扑面而来。本次展览分为航天成就展区、国防科技展区、科普教育区三大板块,展品品类丰富,集中展示300余件珍贵模型与实物,涵盖陆、海、空、天、火箭军等多个军兵种,不少装备更可以登上驾驶舱去拍照打卡。
在航天成就展区,天宫核心站模型按比例还原,透过透明舱体可清晰看到内部实验设备布局;旁边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全尺寸模型则展现了我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科研实力。在互动体验区,市民通过VR设备体验模拟飞行,在沉浸式场景中感受驾驶战机翱翔蓝天的快感;“太空漫步”体验装置则让参与者体会到失重环境下的行走状态,现场不少参观者和与会嘉宾直呼“仿佛真的登上了太空”。
国防科技展区内,99A式主战坦克、625自行高炮系统、山东号航母、乌鲁木齐号驱逐舰、东风21D导弹、歼-20战机、歼-10C战机、翼龙无人机等新锐装备模型一字排开,细节逼真。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模型均以实物为蓝本缩小制作,部分装备的武器系统、雷达装置等细节与真机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曾在央视春晚亮相的宇树机器人、机器狗也来到现场与观众展开互动,灵活的肢体动作、精准的指令响应,引来观众和与会嘉宾阵阵掌声。
科普教育区则成为“知识充电站”。展区内设立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普讲座台,各型长征系列火箭以及空间站核心舱模型一字排开,给参观人员奉上了一幅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谱系图,还有专业科普人员每天定时开讲,从“航天发展史”到“国防科技常识”,内容深入浅出。互动游戏区通过问答、拼图等趣味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据主办方北京圆梦太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旨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的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成果,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与爱国情怀。“我们希望以展览为纽带,让更多人了解国家科技实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为中山的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中山市首次举办的大型航空航天国防科普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科技盛宴,更成为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开幕式当天,不少周边城市的游客专程赶来观展,中山博览中心周边的餐饮、住宿行业也迎来小高峰。中山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山持续推进“文旅+科技”融合发展,本次科普展正是一次有益尝试。“展览将科技元素与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相结合,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中山吸引了更多游客,助力城市文化创新力与吸引力提升。”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