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20位行业大咖热议前沿问题

读特记者 韩文嘉
2017-12-15 18:01
摘要

2017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港中大(深圳)举行。

大数据的概念已经日益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已经连续两年在深圳举办的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则为深圳数据科学的发展不断带来了新的成果。15日,2017年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会议将持续到12月17日,有近20位行业、学界大咖就涉及网络安全、机器学习、深度视觉研究、医疗大数据处理等时下最热门的数据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报告与讨论。

研讨会由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主办、腾讯赞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教授在开幕式上表示,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需求,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应团结香港、广东等地一批高校的力量,整合研究资源和数据资源,将研究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扩展到整个湾区。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于港中大(深圳)的学术支持,于2016年3月组建,以整合引领深圳市的大数据相关产业与科研计划。研究院的组建团队由世界知名的数据科学家组成,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有研究院有成员40余人,管理人员3人。研究院紧密围绕国家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国家战略定位,服务于深圳市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新型计算、大规模智能系统技术与产业化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在大数据基础理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未来新型计算体系、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理论、数据驱动的大规模智能系统等五个重点研究领域展开科学和科技攻关。

据了解,大数据研究院已经开展了数据科学硕士项目,此项目是与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以及理工学院合办的硕士项目,首届已招收20多名优秀学生,学制一年半,学生除平时上课之外,还会在大数据研究院做实习研究,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与此同时,大数据研究院与腾讯、华为、罗湖医院等企业单位成为合作伙伴关系。深圳大数据研究院还积极开展与政府间的合作,研究院与龙岗区政府合作“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与龙岗区数据统筹办共享医疗卫生教育数据,实现资源分配合理化。同时由深圳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学习数据分析系统在港中大(深圳)也已投入使用,该系统通过分析校园内学生的各项数据,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学习状况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为学生推荐更优化的学习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教授

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史提芬·博伊德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对港中大(深圳)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十分看好,他表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人才,也要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深圳是建设这类大学的理想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汇聚了具有前瞻视野的人才,他们热衷于将理论付诸实践,进行发明创造。此外,深圳有大量工程方面和高科技方面的研究机会,并且能很快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作为自1984年起就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的外籍教授,史提芬·博伊德坦言,在这三十余年间见证了中国的许多喜人的变化,而目前在深圳,在港中大(深圳)发生的一切都令他兴奋不已,他相信在这里将会产生许许多多能够改变世界的创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史提芬·博伊德

编辑 李璐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