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市正式开幕,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记者从中建科工集团旗下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此次峰会的主会场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由该公司承建。
天津之窗,相遇梅江
梅江会展中心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毗邻梅江风景区。其外观设计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屋顶采用经“飞檐翘角”的经典形制——不仅具有排水顺畅、遮阳防风的功能,更寓意着向上飞扬、吉祥腾飞的美好愿景。外墙则用现代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大气轮廓。传统韵味与当代美学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和谐之美。
从空中俯瞰,整个会展中心犹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巨鹏,轻盈灵动又气势恢宏,仿佛承载着天津的愿景翱翔于苍穹之间。
项目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总用钢量2.8万吨。其东西向宽261米,南北向长396米,抗震设防烈度8度,由4个13000 平方米的大展厅、2个4000 平方米的小展厅、1个2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和1个登陆厅以及中小型会议室、洽谈室等组成。
“绿色”展馆,“大跨”奥秘
项目最先是作为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承办地。当时核心议题是“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转型”,绿色可持续的理念贯穿于梅江会展中心建设的全过程。项目涵盖了当时绝大部分的钢结构形式,采用了当时国内还十分少见的大型张弦桁架工艺——通过在高强度钢桁架下方张拉预应力索,使整个结构更加轻盈坚固,从而实现更大跨度的同时减少中间支柱,空间利用率提升18%。同时,钢结构设计充分借助自然采光,优化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相比同类建筑,能耗节约超过22%。
在主展厅屋盖钢结构施工中,项目团队首先像“拼乐高”一样在地面完成桁架分段拼装和张拉,确认形态稳定后,再整体抬吊至高空安装到位——这一方式大幅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提高了精度和效率。施工前,项目团队对钢索进行“预拉伸”,使索体在受力初期即消除潜在松弛,有效规避后期滑移与形变,确保了工程高质量推进。项目先后荣获天津市建筑工程最高奖项——“结构海河杯”奖和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
品质保障,使命必达
2009年9月,彼时的梅江会展中心仍处在规划设计阶段,目之所及杂草丛生,而此时,距离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已不足一年。为保障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如期召开,项目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2.8万吨钢结构施工,为后续的场馆内装修留出充足的时间。项目当时的质量总监感叹:“按照常规程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钢结构加工厂采购材料的准备期最少得一个月,图纸深化设计最快也是20天时间。”
面对这场与时间的赛跑,项目团队以小时为单位推排工期,将1920小时的钢结构任务精确分解至每一吊次。在施工高峰时期,现场集结近1600名作业人员、75台大型吊装设备,日吊装量高达500吨。项目团队也创下了平均“三天四榀”的“钢构速度”:9月20日晚上20点预埋下第一个地脚螺栓;10月1日,在全国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项目完成钢结构首吊,为祖国献上贺礼;10月20日下午14点,第一榀桁架正式开吊;11月29日,32榀张弦桁架提前就位;12月25日,项目钢结构封顶。
最终,2010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钢构速度”的加持下顺利举行,从此作为一座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能化展馆,成为津门的又一地标。
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钢构”)是世界500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钢结构制造唯一平台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业务的一体化平台。公司位居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榜首,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公司为客户提供钢结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主营钢结构产品、工程、装备和服务四大业务。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