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扶贫协作驻大化社工服务站——播下“助人”种子 收获“自助”果实

读特记者 何一航 文/图
2020-11-08 21:07
摘要

红水河畔夕阳渐沉,宝安区扶贫协作驻大化瑶族自治县社工服务站(以下简称“宝安驻大化社工站”)社工陆华莹与同事来到贫困户小睿(化名)家走访

陆华莹(右二)与同事正在和小睿及母亲苏美学交流。

11月6日傍晚,红水河畔夕阳渐沉,宝安区扶贫协作驻大化瑶族自治县社工服务站(以下简称“宝安驻大化社工站”)社工陆华莹与同事来到贫困户小睿(化名)家走访。敲门无人应答,陆华莹正准备拿出手机与小睿妈妈苏美学通话,忽然听到楼道里响起跑步上楼的声音,随即一个身影扑到她怀里,小睿清澈响亮的童声响起:“姐姐,你又带我去参加活动吗?”

进屋后,小睿也不生分,紧贴着陆华莹坐下,开心地说起生活琐事、校园趣事。个性开朗的小睿,成长经历颇为坎坷。2012年,他刚出生就被确诊重型地中海贫血,之后哥哥因尿毒症离世,父亲患上慢性病,生活十分困难。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小睿家2016年脱贫出列,2018年又从大化都阳镇都阳村搬进县古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现在,小睿就读县城某小学,父母都有了新工作,家里新房窗明几亮,日子越来越红火。

不过,毕竟是新环境,小睿一家还在慢慢适应。此时,宝安驻大化社工站的社工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今年来,该站成功将深圳“邻里节”模式引入古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接连筹办了拔河赛等6场社区融合活动,有力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合适应;并将小睿家这样有孩子的困难家庭作为重点走访对象,分析他们社区融合、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情况,通过多走动、拉家常、听牢骚,起到排忧解难、润物无声的效果。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根本宗旨。”宝安驻大化社工站主任王道俊总结他们自己的工作时说,社工是党委政府扶贫力量的重要补充,不仅给予贫困群众物质帮扶,更要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凝聚力,让他们具备更强的自主造血能力,自信自强自如地面对生活。

宝安驻大化社工站是宝安扶贫协作大化县的创新举措之一,旨在以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支持大化脱贫攻坚。自去年5月9日成立以来,该站全面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及特殊群体关爱,累计举办各类服务活动258场次,直接服务近2万人次,为贫困群众募集社会捐助超过55万元,为6000人次的留守儿童组织兴趣小组、心理疏导、手工班等活动,孵化大化第一家社工机构——大化幸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培训了20多名本地社工,累计服务群众超过266人次、1200小时。

镜头回到小睿身上,与陆华莹分别时,他嘟起嘴给出了一个响亮的飞吻——“嗯嘛”,把大家都逗乐了。从开心自信的小睿身上,大家看到了自己辛勤工作的成果,更看到了贫困家庭美好生活的希望。

■新闻链接

小睿所患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又称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海洋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若不尽早接受骨髓移植治疗,极有可能早夭。

记者当天采访结束时,小睿妈妈告诉记者,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11月5日传来好消息,小睿已与一位捐献者配型成功,但接近50万的骨髓移植费用与后续治疗费用尚无着落,小睿能否得到及时救治犹未可知。

记者在此向社会爱心人士呼吁,希望能慷慨解囊,帮助小睿一家渡过难关。有意帮助小睿的,请与本报热线联系(电话:0755-29950000)。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 何一航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