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深圳鸣锣开赛

记者 盛佳婉
2016-06-21 15:31
摘要

6月20日,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报名正式结束,大赛组委会共计收到参赛项目1128个,其中749个申报社会创新项目奖,379个申报大学生公益创客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台地区均有参与。

作为中国慈展会的重磅配套活动,6月20日,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报名正式结束,大赛组委会共计收到参赛项目1128个,其中749个申报社会创新项目奖,379个申报大学生公益创客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台地区均有参与。

红11

本届大赛由中国慈展会组委会主办,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等共同承办。大赛自5月18日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启动以来,以“社会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一些列项目征集活动,受到全国公益慈善界、传媒、企业及大学生群体的热捧,成为一项推动社会领域创新创业的国家级、综合性、开放性的明星赛事。

以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引项目设计

红22

一直以来,国内的公益慈善项目在学术和实践层面都缺乏明确的对标标的。据悉,本届大赛引入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引导所有参赛项目从更高出发点、更精准的社会需求入手,更加系统的认知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项目设计并提出具体行动措施。

根据大赛组委会初步统计,参赛项目最关注的五个目标分别是改善居民福祉、优质教育、可持续城乡社区、消除贫困、促进体面就业,占比分别为25.27%、20.92%、14.8%、8.24%、6.29%。参赛项目的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议题,也有一些跨界社会力量开始关注可持续城市发展、气候、环保等较为前沿的社会议题。

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成为参赛主力军

红33

据统计,本届大赛超过50%的项目由青年公益创业团队和大学生社团提出,其中“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创客大赛”申报项目总数为379个,参与高校200所(含356个申报主体),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85名校参赛率达80%。项目通过大赛平台的支持及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年群体关注慈善公益事业,选择公益创新创业之路。

角逐正式鸣枪,赛程亮点应接不暇

据悉,大赛自6月21日起将进入入围赛评审阶段,由媒体人、业内专家和投资人组成的36人评审团将独立开展评审工作。6月29日公布“社会创新百强项目”和“大学生公益创客百强项目”的评选结果,双百强项将自动获得参展资格。

此外,大赛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在决赛阶段推出的“社创种子特训营(二期)”活动,对于最终进入决赛的40个项目,将受到为期五天的特训营活动。活动将组织由投资人、企业高管、基金会秘书长、媒体组成的导师团,导师将与参赛项目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各个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内容涉及产品设计、运营执行、商业模式等,并引入导师自身的优势资源,帮忙项目提升整体实施水平,并最终在特训营最后一天的路演PK中产生金奖、银奖项目。

三项创新服务提升参展参赛体验

红44

一是建立中国第一批“公益创客基地”,包括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公益创客们提供系统化的创业支持,制定符合公益创客需求的扶持措施,鼓励各种投资机构积极开展社会价值投资,帮助社会创业家们实现梦想。

二是发布中国第一部以公益创投为背景的MOOC课程,“社创种子MOOC”网络教育计划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及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共同设计开发。课程邀请公益慈善和社会创新领域的领军人物王振耀、袁瑞军、张强、钱为家、王东翔等共同讲授。截至发稿,已经有1759人注册登录本MOOC课堂,并有超过1000人完成了课程学习和作业,课程好评率96%,获得5星评级。

三是开通中国慈展会会员系统,在大赛启动之际同步推出今年慈展会会员系统,通过会员化的制度设计,以慈善资源供应侧和需求侧清单为服务核心,形成全要素资源供需对接服务共同体,努力打造公益慈善行业资源对接化发的机制和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慈善行业透明、精准和现代展。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