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人生本是取经路,你我皆是齐天大圣! │ e书单

深圳图书馆

08-16 14:30

摘要

最近热映的《浪浪山小妖怪》,绝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小妖怪试图取代唐僧一行去取经的荒诞喜剧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

银幕上,小猪妖的这句呐喊,穿透了奇幻的动画,狠狠戳中了屏幕前每一个在现实中跋涉的“取经人”。

最近热映的《浪浪山小妖怪》,绝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小妖怪试图取代唐僧一行去取经的荒诞喜剧,更是一场献给所有“Nobody”(无名之辈)的滚烫寓言,用四个草根小妖跌跌撞撞的“取经路”,精准解剖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层的集体困境与最炽热的精神渴望。

浪浪山是什么?

是你工牌上冰冷的编号,是格子间里望不到头的KPI;

是老家父母口中“安稳”的期待,是大城市里无处安放的漂泊感;

是专业选择的迷茫岔口,是考研考编的千军万马;

是激情被琐碎磨平的钝痛,是梦想被现实挤压的叹息……

它无处不在,是我们每个人心头那座或显或隐、亟待翻越的山峦。

而《浪浪山小妖怪》最动人的力量,正在于它撕开了“成功学”的华丽包装,直指“翻山”的本质:

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敢”字当头:

没有筋斗云,没有金箍棒,甚至没有“正经”身份。小猪妖们仅凭一腔“搏一把”的孤勇,就敢冒充神圣的取经团,踏上那条看似不可能的路。这告诉我们:困住脚步的从来不是山的险峻,而是心中那堵名为“恐惧”和“预设”的高墙。迈出第一步,就是向命运投下最有力的战书。

不在终点成佛,而在路上修行:

“取经”的目的,最终被小妖怪们用行动重新定义——不是为了抵达西天镀金身,而是为了在每一个“见死不救还是挺身而出”的选择中,磨砺心性,守护内心的那点“善念”。人生的真经,不在某个遥不可及的“功成名就”,而深藏在穿越荆棘时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次坚守里。

“Nobody”的力量——微光汇聚,亦可燎原:

他们是“边角料”,是籍籍无名的“Nobody”。但当蛤蟆精克服摇摆、猩猩怪吼出“我是齐天大圣”、黄鼠狼精扛起行囊、小猪妖成为主心骨时,四道微光并肩作战,竟也能爆发出燎原的星火。这恰恰映照出不必等待惊天动地的神通,每一个平凡个体在追寻自我价值路上的踉跄前行、每一次微小的善意与坚持,都在无声地改写着自己和世界的剧本。

终极答案——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影片的灵魂叩问,借小猪妖之口呐喊而出:“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并非一句轻飘飘的口号,而是耗尽全部修行、直面内心后迸发的生命宣言。它是对世俗“标准答案”的勇敢叛离,是对“他人期待”枷锁的奋力挣脱。

《浪浪山小妖怪》用欢笑与泪水熬制的这碗“心灵鸡汤”,没有悬浮的励志,只有扎进泥土的真实,让我们笑着哭,哭着笑,最终在片尾那句“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中,感受到一股从脚底升腾的力量——原来,翻越浪浪山的秘籍,不在于翻过去看到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有勇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这场属于自己的“取经”。

被这份孤勇与赤诚点燃了?

别急,翻山的路途漫长,你需要更深厚的精神补给。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浪浪山小妖怪》精神内核深度共振的书籍,助你翻越这条崎岖的取经路~

01
史铁生将生命的苦难融入文字中,在地坛中找到内心的安宁。这本书让人深刻反思,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力量,坚韧面对生活的考验。

《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之一,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02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

[美]伍绮诗著,孙璐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爱和失去的故事,还是一个美丽而让人难以忘怀的,讲述一位少女如何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的故事。

03
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著,杨向荣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

04
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在困境中绽放生命光彩。

《布鲁克林有棵树》

[美]贝蒂·史密斯著,冯瑞贞译

中国致公出版社,2023

不一定非得一贫如洗,才能领会这个故事,穷孩子的成长没有花哨技术。11岁的小女孩弗兰茜出生在纽约的穷人区布鲁克林,她每天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带着弟弟捡破烂,以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帮助父母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条件艰苦,爸爸妈妈仍然坚持让孩子们接受教育,希望将来脱离底层。即使生活坎坷,弗兰茜一家却如天堂树般坚韧,始终保持尊严。无论多么贫穷,他们都生机勃勃。

05
真正的“远大前程”并非是物质的奢华与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是内心的善良、真诚以及对生活本真的热爱与回归。

《远大前程》

[英]查尔斯·狄更斯著,王科一译

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23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与变故,匹普最终在生活的磨砺中完成了自我的成长与救赎,以全新的姿态面对生活。

此刻,你最想翻越的“浪浪山”是哪一座?

是名为“35岁危机”的迷雾森林?还是困住你翅膀的“他人期待”围城?

评论区,写下你心中的“浪浪山”,点赞前三名将获得美丽的小惊喜一份~(这份美丽的小惊喜需本人至深圳图书馆中心馆四楼服务台领取哦~)

留言、点赞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周三)14:00

关注我们,

访问数字阅读馆小程序,

获取更多数字资源。


图片:央视新闻

撰稿:赖剑颖

审校:肖   楠
编辑:何   蔷
审核:肖永钐

深圳图书馆开放时间

中心馆

📍(福田区福中一路2001号)

🚍交通指南

公交儿童医院、市民中心西站、莲花山公园站、市民中心站;

地铁3/4号线少年宫站D/E出口、2/4/8号线市民中心站C出口

北馆

📍(龙华区腾龙路30号)

🚍交通指南:

地铁4/6号线红山站A1出口

💡国家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具体开放情况请参见网站通知。

💡网上图书馆、自助图书馆24小时提供服务。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