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苑大道和春华路的交叉路口,原地旋转360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就会依次进入你的视野。
如果第一次跟着导航来到深圳大学城,你会发现上述三所高校实行的是围合管理,深圳大学城的牌子伫立在入口,这似乎很难不让人产生误解:深圳大学城就只有这三所高校。


大家熟知的这三校所在地实际为大学城西区,占地面积有1.45平方公里。沿着大沙河一路向东,便是相隔不远的东区,占地约2.35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南方科技大学等,都坐落在此。



大家日常不妨有机会来逛逛,只要预约就能进园参观。塘朗山下、大沙河畔,许多人在依山傍水的校园逛上一趟,少不了有这样的感受:“与其说是大学校园,给人感觉更像个大型公园。”


从大学城到高校联盟
“X” 可以说是西丽湖拼音首字母,也象征交叉学科与合作创新。“9” 不是说只有9所院校参与其中,而是意味着持续发展、臻于圆满的愿景。

X9联盟成立之时,在大沙河上进行了一场赛艇比赛,24支参赛队伍均是来自深圳高校。
今年是X9联盟正式成立的第四年,赛艇也已经举办了四届,成为高校、科研院所间的纽带,表达了X9联盟共绘科教蓝图的美好愿景。如今的参赛队伍不仅仅是深圳高校,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本部、清华大学本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悉尼大学等国内外院校。
从大学城开始
深圳开启“共享大学”时代
X9联盟成立的同一年秋季,深圳高校开启了跨校课程互选计划。这意味着,不同院校的学生可以相互“串门上课”,而且还能学分互认。首批参与跨校互选的院校主要在深圳大学城展开,之后“跨校互选”好比是星星之火,在深圳高校间开始复制、推广。


从深信息、深职大、深技大,还有港中深、中大深,以及鹏程实验室、零一学院、科创学院等,大专生不仅能去本科上选修,也能去清华北大的研究院上选修,而本科生、研究生同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


好比南科大和深大丽湖就隔着不远,有的学生上午在南科大上课,中午吃完饭走几步就到深大丽湖上选修。
一名哈工深研究生在2024年抽中了隔壁深职大的插花课。用她的话说:“幸运地抽中了X9高校联盟的跨校互选课,幸福地去到依山傍水的深职大上插花课!”偶尔用一堂插花课陶冶心情,也成为她读研时期的美好记忆之一。
“跨校互选”模式并非深圳特有,但深圳的这种模式却突破了传统高校联盟的边界,参与“跨校互选”成员有研究生院、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甚至还有科研机构。所以说,X9联盟是国内第一个以区域科教资源整合为核心的高校联盟。

除了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深圳高校间还有一系列硬件共享,例如科研资源,国家级实验室等。2024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电子显微镜中心为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学生提供免费测试服务超过3000人次。
此外,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不仅面向深圳学生,还对深圳市民开放,这是国内第一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图书馆。


当壁垒打破成为常态
从X9联盟到全市范围的共享高校
一所“没有边界的大学”
在深圳正在悄然诞生和成长
不妨找个时间
来深圳大学城亲身感受吧
关注“深圳大学城校园服务”公众号
即可进行预约~
审核:王 珺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