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蚊虫活动频繁,基孔肯雅热快速上升势头虽得到初步遏制,但驱蚊成为我们长效健康防护的重要一环。然而,多项研究指出,蚊香中的拟除虫菊酯成分在长期密闭使用下可能存在肝毒性,这让不少人陷入“防蚊”与“护肝”的两难。
那么,使用蚊香究竟是否伤肝?如何正确使用蚊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周继远给出解答。
周继远表示:“目前,市场上的蚊香类产品中,核心杀虫成分就是拟除虫菊酯,它主要通过干扰蚊虫神经系统,使其持续兴奋并死亡。当然,这种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肝脏作为主要解毒器官,首当其冲承担着代谢压力。有一系列研究表明,电蚊香液中的某些溶剂如甲基丙烯酸三氟,或者一些劣质蚊香中含有的苯并芘等有毒物质,即使是低剂量,在长期暴露下,也能导致肝细胞肿大甚至严重损伤。”
三类人群的肝脏更脆弱
需要格外注意

1. 儿童与婴幼儿:儿童及婴幼儿肝脏代谢系统未发育成熟,解毒能力仅为成人的30%~60%。
2. 肝病患者:基础肝功能受损,额外代谢负担易致病情恶化。
3. 长期用药者:抗凝药、降脂药等与蚊香成分竞争代谢酶,增加毒性蓄积风险。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优选产品,选择正规品牌,包括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儿优先选用“母婴专用”电蚊香液。
2. 使用电蚊香时应避免24小时连续通电,关闭门窗使用30分钟后,需开纱窗保持通风;当然,使用时应远离床头1米以上距离,要尽可能的防止高浓度吸入。
3. 如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乏力、眼干、口苦等症状,请及时停用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每天3分钟排查蚊虫孽生地
每天1分钟清理积水
每3~5天给水培植物换水一次,并清洗根须
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


来源:广州卫健委、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编辑:赵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