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出门尽量穿浅色衣服

深圳新闻网

07-26 13:15

摘要

近期

广东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

日常如何防护?

防蚊灭蚊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特别提醒:

近期出门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

不去蚊子多的地方!

与登革热相似

但关节痛更剧烈、持续更久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蚊)和埃及伊蚊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

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

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在体内潜伏期通常为3天至7天(最短1天,最长可达12天),随后可能突然发病,出现典型的“热-疹-痛”三联征:

突发高烧:体温可高达39°C+,可能持续1-7天。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峰热”,即退烧后再次发热。 

明显关节疼痛:这是基孔肯雅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特别是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月。 

皮疹:约80%的患者在发热后2-5天,面部、四肢甚至手掌脚底会出现红色斑疹或丘疹,常伴有瘙痒。 此外,还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

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花蚊子”是罪魁祸首

去这247处要小心

7月26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7月上半月(1日-15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在全市设置的434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247个,占了56.91%。

不合格的监测点中——高密度有21个;中密度有52个;低密度有174个。

医生提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洪文昕提醒,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基孔肯雅热,主要是对症处理,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洪文昕说:“但也不用恐慌,无论是居家还是出外,做好防蚊措施就好。如果附近已经有确诊病例了,那么要全屋或者全小区进行有效消杀。”

清积水灭蚊虫

蚊子幼虫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坛、罐、树洞、竹洞等小型积水容器中,消除蚊虫孳生地首要任务是“清积水”,从根源上“灭蚊虫”。

建议定时“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阳台、院子里的垃圾也要清理干净。


建议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

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前使用蚊帐,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裸露的皮肤上要涂抹驱蚊液预防蚊虫叮咬。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另外,蚊子也会跟着电梯上楼,可以在家门口喷点防蚊水,或者点上蚊香,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最近非必要不要去有疫情的地带

近期尽量不去蚊子多的地方,比如说公园、森林、钓鱼的水库等地,非要去的话要穿浅色长袖长裤,喷防蚊水。

当然也不用太恐慌,家里的蚊子一般是库蚊,不会传染基孔肯雅热,要小心的是伊蚊,如果附近已经有确诊病例了,那么要全屋或者全小区进行有效消杀。


出现不适别硬扛

药别乱吃,及时就医

目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没有特效药,要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们会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怀疑是登革热感染,建议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进行登革病毒抗原检测。

来源:深圳新闻网(文中部分内容综合自广州日报)

记者:刘梦婷

编辑:刘嘉泳

校审:施冰冰、王容、叶青

转载请注明

图片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