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的9天,海明威看见了什么?

广东发布

07-17 16:03

摘要

韶关,这座粤北山城,成为他中国之行的第一站。

1941年

中国抗战深陷泥泞

《老人与海》尚未诞生

而它的作者

——美国文坛“硬汉欧内斯特·海明威

却携新婚妻子踏上东方战场

化身战地记者

韶关,这座粤北山城,成为他中国之行的第一站。炮火硝烟中,他深入前线、参观军校、饮蛇酒、预言中国共产党崛起……以笔为枪揭开中国抗战的真相。

1941年海明威与玛莎来华途中经夏威夷码头时的留影。

对于海明威的来华目的,当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曾致电主持战地党政委员会的李济深:“美国笃实派著名作家海明威来华,业已抵韶……据报海曾表明此来目的,在求明了战时中国之实况,尤其注意了解:(一)中国抗战能否支持到底;(二)假使美国供给飞机,中国驾驶人员是否敷用;(三)国共关系问题……

对于海明威到访韶关的行迹,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海明威于1941年3月下旬,从香港进入内地;3月26日,海明威抵达韶关后拜访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上将;28日一早,由战区司令部和政治部派员陪同,去前线参观访问;海明威参观访问粤北一带以后,于4月4日抵达桂林。从《大公报》报道的情况看,海明威到访韶关的总行程大约为9天。

01

抵达第七战区

受到热情款待

1941年3月25日,海明威与其妻子玛莎·盖尔虹乘飞机离开香港,越过日占区,飞抵南雄机场,一行七人改乘一辆旧雪佛兰小汽车,于傍晚抵达韶关,进入市内“韶关之光”旅馆住下。

26日,抵达韶关的海明威夫妇受到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副司令长官蒋光鼐等众将领的热情接待。会谈中,海明威简述了其来华的愿望,并提出了要去前线采访士兵的要求。余汉谋也予以答应。当天中午,余汉谋设午宴招待海明威夫妇。

前排右起四人依次为:海明威、玛莎、余汉谋、蒋光鼐。

午宴会后,第七战区的“楚将军”开车陪同海明威夫妇到曲江曹溪南华禅寺参观。

当晚,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为海明威夫妇接风,招待他们喝花茶和吃广东甜点心。

27日,海明威夫妇由第七战区司令部和政治部官员陪同,乘坐一部旧卡车离开韶关(城区),抵达北江岸边,换乘一艘小汽艇再继续走。

将近傍晚,一行人到达岸边渔村,随后改骑马,冒雨到达某师师部。在师部,海明威夫妇听取了军事技术情况介绍。当晚,海明威夫妇在交战区度过。

28日,海明威夫妇一行骑马冒雨来到翁源南浦军官培训学校参观。参观完后,又冒着大雨到达驻军的一个师部。

在师部安排好住宿后,当天下午部队一位将领为海明威介绍了当前部队对日军事形势,以及部队编制、训练、装备和行动部署,并就次日进入前线注意事项作说明。

由此,开始了海明威夫妇在粤北韶关抗日前线的采访行程。

02

奔走抗日前线

所见皆是感动

29日早上,海明威夫妇骑马回到翁源南浦军官培训学校训练营地,并应学校即将毕业士官们的邀请,发表演说。

上午10时,海明威夫妇一行奔向前线之路。观看了为他们举行的士兵向日本人筑垒的山头阵地发起进攻的军事协同战术演习。

观看完演习后,海明威夫妇一行还到第一八九团团部视察一个训练营地、一座兵营和一些教室,并观看了士兵们表演的戏剧《一群鬼子》和《广州的横断面》。

4月初,海明威夫妇在韶关第七战区的采访进入尾声,根据行程安排,1日至2日海明威夫妇继续深入到翁源、从化各驻守部队采访。部队生活的艰苦让海明威夫妇十分动容。

据了解,士兵每人每月领到的津贴大约等于2.8美元,这点钱只够买饭吃,买不起其他生活必需品,因此个个面黄肌瘦,海明威心情也十分沉重。

尽管生活艰苦,海明威仍感受到了粤北抗战军民坚定的抗战信念与精神。

海明威(左三)和玛莎(左一)在粤北前线部队采访时留影。

03

收集采访成果

辗转重庆会晤

3日,海明威夫妇结束在粤北韶关前线的采访,坐船返回韶关。前线举行了隆重的送别宴会,宴会上,海明威喜欢上了粤北民间土酿米酒泡制的“蛇酒”,玛莎称它为“中国的伏特加”。

在准备坐船返回韶关途中,“海明威夫妇还特地买了一壶蛇酒和几串爆竹打算送给他的美国朋友”。

4日上午,海明威夫妇返抵韶关,与蒋光鼐等官员以及陪同采访人员道别后,于当日“晚上六点乘车赴桂林”。

海明威与玛莎与第七战区军官及陪同人员留影。

深入粤北韶关前线采访的经历,让海明威夫妇看到和体验了一把粤北韶关艰苦抗战的生活。

前线士兵如此艰苦,海明威夫妇也是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只吃两顿饭,每顿每人一碗饭和一杯茶,然后用自己带的威士忌酒拌开水当饭后的甜食。

通过对前线部队的采访,海明威对第七战区部队的总体印象是:这个部队的防御能力很强,士兵生活、医疗条件很差,但很能吃苦。

离开韶关后,海明威先抵达桂林。两天后即4月6日,海明威夫妇乘飞机飞抵重庆。

在重庆,海明威受到蒋介石夫妇的接见,并交谈了一下午。14日,海明威在重庆八办秘密交通员王安娜的秘密引导下(一说是周恩来秘密安排),在重庆“周公馆”同周恩来会面,其跟周恩来讲述了粤北韶关抗战前线的情况,周恩来则谈了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这次会谈,对海明威客观报道中国的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04

讲好抗战故事

看见中国力量

5月6日,海明威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远东之行。回到美国后,海明威先后撰写《美国对中国的援助》等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客观报道,并在纽约《午报》上刊发,坦率谈了自己的看法。

海明威回答关于中国问题的咨询中说:这场战争后,共产党人一定会接管中国;在那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是共产党人。他还批评了蒋介石对内排除异己的政策,把日本看作是“皮肤病”,而把“中国赤祸”视为心腹之患。

海明威夫妇的粤北韶关之行,鼓舞了韶关军民,增强了韶关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其回国后发表的看法与报道客观中肯、极具见地,有力促进美国的政府和民众及国际社会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

News

来源 | 韶关发布

编辑 | 张源

校对 | 蓝淑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