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意速办”接线大厅,工作人员24小时受理各种民生诉求后,快速分拨到相关部门协同处理。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2022年11月以来,深圳下大力气打造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核心平台“@深圳-民意速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
亮出改革“两板斧”
疏通民声“最后一公里”
深圳管理人口超2000万
人多事就杂,诉求像潮水:
路灯不亮、井盖丢失、
噪音扰民、政策咨询
……
过去,
全市537个热线、网站、信箱
市民办事找得晕头转向
办事部门之间有时也“扯不清”
咋办?
深圳的答案是:改革

亮出改革“两板斧”,“砍”掉麻烦,疏通民声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减少“多头跑”,一个入口全搞定。全市537个民生诉求渠道被大刀阔斧整合进一个主渠道——“@深圳-民意速办”。市民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寻求帮助,使用“i深圳”微信公众号、APP提交诉求,最后都汇总到这里,办事体验像网购:市民提了诉求,就像下了单,流转到哪个单位了,后台进度条看得分明,关键节点短信“叮咚”提醒,有关负责人也会来电通报办理结果,让诉求人心里有了底。
二是拧紧“发条”,应急响应拼速度。“@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制定了“1+5+N”制度规范体系,即出台《深圳市民生诉求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事项管理、渠道管理、分拨调度管理等5个基础规范,建立包含快速裁决机制、24小时响应和快速联动机制、不满意重办机制、类案治理机制在内的一套运行机制。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市民反映
某区某路段绿化带内
有一棵枯树拦腰折断
横在道路上
致使车辆和行人无法通行
“@深圳-民意速办”平台
在3分钟内转派了诉求工单
相关部门在2小时内
完成清理工作并通过平台回复市民
这是实实在在的深圳速度
人人都可以是“管事的”
2023年到现在
市民提的各种城市治理点子
超过18万条
有些“点子王”献计超百次
比如有市民反映
深圳市部分收费站的广告牌亮度较高
导致出入站抬杆
在强光干扰下辨识度不足
影响司机准确判断抬杆位置
存在撞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此
市民提出优化建议

如在抬杠上加装LED警示灯带、在杆端增设旋转式黄色警示灯、安装智能调光系统和配套车辆接近监测装置等。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部分采纳了市民的意见。目前,机荷、外环、沿江、盐排、盐坝等路段收费站的ETC车道栏杆,基本已采用反光标识来提升夜间辨识度。
市民既是城市问题的发现者
城市治理的参与者
也是城市运行的监督者
和城市生活的受益者
不仅办事快了
治理也更“有谱”了
“@深圳-民意速办”攒下的大数据
成了“智慧锦囊”
比如,某个地方“黑摩的”老是治不住,政府部门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一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是公交线路规划不到位。交通部门按这个“药方”调整了线路,问题迎刃而解。
记者曾于今年3月
在“@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工作一线
蹲点近24小时,
亲眼见证了工作人员
凌晨时分依然在处理市民诉求
“@深圳-民意速办”
看似是解决“鸡毛蒜皮”
骨子里透着
深圳经济特区45年发展历程中
那股子“敢闯敢试、讲求实效”的劲儿
图的就是个“方便”:砍掉繁杂入口,打通部门壁垒,让老百姓反映问题像点外卖一样顺手,这是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实在一步。
亮的就是个“明白”:诉求从提交到办结,全流程“晒”出来。这种“刀刃向内”的透明,让市民监督更有效,也倒逼政府服务提速提质,这是深圳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实在动作。
靠的就是个“聪明”:AI智能分类分拨、智能受理助手、智能报告辅助撰写……深圳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民生诉求办理流程,打造智慧化治理平台,探索构建“智慧治理”新生态,节省了人力、加快了速度、提升了质量,给超大城市的智慧治理“打了个样”。

“@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是深圳实施民生及社会事务综合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特区精神在新时代的一个生动注脚,它用24小时在线的响应和实实在在的办事效率,默默告诉市民:在这座城市,你的声音,有人听;你的事儿,有人管。“@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将持续提升工作质效,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让大家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下来看一组数据
直观感受下
“@深圳-民意速办”平台的变化
2022年11月以来,深圳打造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核心平台“@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整合全市537个民生诉求渠道,日均处理诉求约4万件,响应速度保持在“分钟级”。
“@深圳-民意速办”注册用户超2000万。2023年至今,市民通过“@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提出的城市治理点子超18万条,其中600多人提了10次以上,20多位“点子王”献计超百次。
2025年,“@深圳-民意速办”平台诉求按时办结率达99.34%,同比提升0.38%;过半工单3天内办结,同比提速7.17%。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前平均诉求办理周期15天,目前压缩至5.2天。
有一种深度陪伴叫@深圳
市民的每一次连线、每一个诉求
在这里都会被看见

“@深圳-民意速办”小程序葵花码
系列报道:
0→1,深圳这些经验走向全国
“深圳的效率太高了,在这里创业一准没错”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黄晓航
编辑|王雯
审读|吴剑林 党毅浩 陈晨